[实用新型]混凝土单轴压缩徐变试验水中恒温养护试件的套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2208.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枫;黄耀英;王嵛;谢同;殷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36;G01N1/28;G01N1/31;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压缩 试验 水中 恒温 养护 套筒 装置 | ||
混凝土单轴压缩徐变试验水中恒温养护试件的套筒装置,它包括双层套筒、上压头、下封座、水箱、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上压头与双层套筒上表面配合;所述下封座与双层套筒下表面配合密封;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双层套筒的夹层之间;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水箱外表面,通过电缆线与双层套筒以及水箱配合。该装置采用自动反馈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反馈控制套筒周围缠绕的热电阻丝对套筒内的养护水进行恒温处理,设置水压管平衡水压,通过液位传感器保证水位始终满水,解决了现有技术加热不均,易受水位变化影响的问题,具有不易漏电,加热均匀,能保持套筒内水位,不受套筒内水压变化影响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材料试验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单轴压缩徐变试验水中恒温养护试件的套筒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或者材料在长期恒定压力荷载作用下,压缩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压缩徐变,而徐变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需要进行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由于混凝土徐变易受周围环境相对温湿度的影响,因此需要给试件提供恒定的温湿度,以测试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徐变。现有技术往往采用恒温套筒,将试件置于装有水的套筒内,筒内设置加热器,用来维持试件所需的温湿度,此类方法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加热器置于水中,电线连接部分存在漏电风险;其次,单独的加热器会造成加热温度不均的问题,传感器反馈的局部温度可能存在偏颇,从而设置有误差的温度条件;最后,徐变现象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套筒内的水可能因为压缩产生压力增大的问题,从而影响试验数据;也可能因为温度变化或蒸发、泄漏等问题造成水位变化,使得试件部分出水,从而影响试验数据。因此,设计一种加热均匀,能消除水位水压变化带来的影响的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套筒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单轴压缩徐变试验水中恒温养护试件的套筒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动反馈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反馈控制套筒周围缠绕的热电阻丝对套筒内的养护水进行恒温处理,设置水压管平衡水压,通过液位传感器保证水位始终满水,解决了现有技术加热不均,易受水位变化影响的问题,具有不易漏电,加热均匀,能保持套筒内水位,不受套筒内水压变化影响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单轴压缩徐变试验水中恒温养护试件的套筒装置,它包括双层套筒、上压头、下封座、水箱、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上压头与双层套筒上表面配合;所述下封座与双层套筒下表面配合密封;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双层套筒的夹层之间;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水箱外表面,通过电缆线与双层套筒以及水箱配合。
所述双层套筒为上下底面开口的双层筒状结构,内层筒体和外层保温层之间的夹层为空腔。
所述双层套筒上部侧面设置有“L”形的中空水压管,水压管水平一端伸入内层筒体,水压管竖直一端高出双层套筒上表面。
所述上压头为直径等于双层套筒内径的圆柱体结构,周围套设有密封圈,用以和双层套筒内壁配合。
所述下封座为带有圆柱体凸台的圆形平板结构,凸台直径与双层套筒内径相同,凸台周围套设有密封圈,用以和双层套筒内壁配合密封;圆形平板直径与双层套筒外径相同。
所述水箱还包括水管和水泵,水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穿过水压管内部,伸入内侧筒体。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电源和热电阻丝;加热电源与内层筒体外壁连接,热电阻丝与加热电源连接,且均匀缠绕在内层筒体外壁。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防水电缆;PLC控制器设置在水箱外表面,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水压管竖直一端的内壁顶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层筒体的内壁,与试件配合测量温度。
所述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泵和加热电源通过防水电缆与PLC控制器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2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