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趴卧位用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2583.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秀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G7/07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趴卧位用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趴卧位用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方形枕和第一连接布,所述第一方形枕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第一方形枕的底部安置有活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布设置于活动机构的下方,且第一连接布的下方活动安置有长形枕,所述长形枕的外壁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且长形枕的下方活动安置有第二连接布,所述第二连接布的下方活动设置有第二方形枕,且第二方形枕的外壁安置有粘条,所述粘条的外壁一端设置有橡胶条。该斜趴卧位用的支撑装置设置有第一方形枕,连接布与链牙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得连接布长期使用时,链牙依然可保持高强度连接性连接于连接布之上,提高连接布与链牙之间的连接强度,间接增加装置内零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趴卧位用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斜趴卧位用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临床中常用的卧位有:去枕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膝胸位、截石位、中凹卧位,护理使用者时依据病人的病情及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针对后枕部、背部、臀部皮肤保护和护理策略,护士常常为使用者选用侧卧位,侧卧位摆放,使用者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两膝之间、背后、胸腹前可放置一软枕。
市场上的斜趴卧位用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身体左侧与床面垂直接触,身体重量的支撑点为左肩、左髋、左膝、左踝部,由于接触面小,人体不稳定,着力点容易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组织受损,同时由于人体心脏位于身体左侧,左侧卧会压迫心脏、胃部,尤其对于患有胃病、急性肝病、胆结石的患者不宜采用,且身体右侧与床面垂直接触,身体重量的支撑点为右肩、右髋、右膝、右踝部,由于接触面小,人体不稳定,着力点容易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组织受损,同时右侧卧位影响右侧肺部运动,不适合肺气肿的患者,并且软枕、棉被、大毛巾等,取材容易,但是由于难以塑形或支持面积不够,常常无法让卧床使用者维持标准的姿势,导致支撑失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斜趴卧位用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趴卧位用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斜趴卧位用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身体左侧与床面垂直接触,身体重量的支撑点为左肩、左髋、左膝、左踝部,由于接触面小,人体不稳定,着力点容易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组织受损,同时由于人体心脏位于身体左侧,左侧卧会压迫心脏、胃部,尤其对于患有胃病、急性肝病、胆结石的患者不宜采用,且身体右侧与床面垂直接触,身体重量的支撑点为右肩、右髋、右膝、右踝部,由于接触面小,人体不稳定,着力点容易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组织受损,同时右侧卧位影响右侧肺部运动,不适合肺气肿的患者,并且软枕、棉被、大毛巾等,取材容易,但是由于难以塑形或支持面积不够,常常无法让卧床使用者维持标准的姿势,导致支撑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趴卧位用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方形枕和第一连接布,所述第一方形枕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第一方形枕的底部安置有活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布设置于活动机构的下方,且第一连接布的下方活动安置有长形枕,所述长形枕的外壁活动设置有调节机构,且长形枕的下方活动安置有第二连接布,所述第二连接布的下方活动设置有第二方形枕,且第二方形枕的外壁安置有粘条,所述粘条的外壁一端设置有橡胶条。
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有衔接布、链牙和拉头,所述衔接布的一端设置有链牙,且链牙的外壁活动安置有拉头。
优选的,所述衔接布与链牙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衔接布通过链牙与拉头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布与第二连接布均为布料,且第一连接布的长度为30cm,并且第一连接布的宽度为20cm,同时第二连接布的长度为30cm,而且第二连接布的宽度为40cm。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活动布、纽扣和网眼布,所述活动布的外壁设置有纽扣,且活动布的内部安置有网眼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秀红,未经周秀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2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线轴承外表面刷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