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处理餐余垃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3951.X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轩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08;B6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冉玲芬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处理 垃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处理餐余垃圾装置,包括顶盖、内桶、外桶,顶盖与外桶顶端一侧铰接,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外桶内部凹槽中,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竖直滑动连接,所述内桶顶端开口部分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顶端内设有药箱,所述分流管底端设有喷药头,所述内桶底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侧设有对称的搅拌叶,所述内桶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搅拌叶下方,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挡板上方,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药箱对应的内槽,所述顶盖边缘环设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整体可以拆卸,便于清洗和组装、拆卸;利用搅拌原理使得餐余垃圾与微生物菌液充分混合搅拌,处理效果较好,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处理餐余垃圾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数量不及餐饮垃圾庞大。
餐厨垃圾对环境和人群的危害已十分严重,是城市环境一个重要污染源,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餐余垃圾就成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处理餐余垃圾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处理餐余垃圾装置,包括顶盖、内桶、外桶,顶盖与外桶顶端一侧铰接,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外桶内部凹槽中,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竖直滑动连接,所述内桶顶端开口部分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顶端内设有药箱,所述分流管底端设有喷药头,所述内桶底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侧设有对称的搅拌叶,所述内桶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搅拌叶下方,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挡板上方,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药箱对应的内槽,所述顶盖边缘环设密封圈。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顶盖顶端还设有拉手。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喷药头内侧设有喷头阀门。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外桶内壁设有滑动槽,所述内桶两侧设有与所述滑动槽配合使用的滑动块,所述内桶通过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竖直滑动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滑动槽底端还设有限位块。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挡板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挡板上方。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搅拌叶呈直角三角形且每侧各设有三个,其中最底端的一个三角形面积小于中上端的两个三角形面积。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药箱内设有微生物菌剂,所述药箱还设有箱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了日常生活中餐余垃圾的处理问题,采用内外桶的设计,使得装置整体可以拆卸,便于清洗和组装、拆卸;装置利用微生物菌液进行处理,利用搅拌原理使得餐余垃圾与微生物菌液充分混合搅拌,处理效果较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轩,未经张瑞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3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漏报警功能的聚氨酯保温管防漏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拆盘根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