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4967.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1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禾木生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霍金虎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型稻螟 赤眼蜂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属于稻螟赤眼蜂释放器技术领域。下底由下底本体、下底环和底部配重组成,下底本体的底部设有底部配重,下底本体的上端设有下底环,下底环上均布有插孔;上盖由上盖本体、上盖环和插杆组成,上盖本体的下端设有上盖环,上盖环的底面均布有插杆,上盖本体的顶部开有羽化孔,上盖环底面的插杆与下底环上的插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田间释放,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释放试验,使用传感器对球体内温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最高温度没有高于环境温度,有时还低于环境温度。稻螟赤眼蜂释放器的材料主要来自再生纸浆,是环保的再生利用,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属于稻螟赤眼蜂释放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过度使用农药,使得农业害虫的抗药性、耐药性增强,农药使用量越来越大,虫口密度也越来越大。
农药和化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农药大量使用的危害性,努力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其中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就是一种有效技术之一,科研人员寻找到稻螟赤眼蜂可以控制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并经过多年研究找到稻螟赤眼蜂的寄主替代,进行大规模赤眼蜂繁育,虽然人们能繁育赤眼蜂产品,但对赤眼蜂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所以赤眼蜂的释放装置普遍随意性较强,不同程度上存在缺陷。
稻螟赤眼蜂的释放装置有以下几种方式:(1)纸质释放卡,将赤眼蜂繁育在纸质卡片上,或将寄主卵散粒繁育好后粘在卡片上。优点:造价便宜,方便简捷。缺点是:1、下雨容易被淋湿。2、烈日照射影响赤眼蜂的发育与羽化。3、寄生蛹极易被蚂蚁和其他昆虫取食,从而影响赤眼蜂的羽化。(2)纸质释放器,将赤眼蜂繁育在不干胶纸质设计的卡片中,组成各种形式的几何图案。如伞形放蜂器、柱状放蜂器等。优点:1、防止太阳直射。2、防止下雨淋湿。缺点:1、比较轻,容易被风吹走。2、不能克服蚂蚁和其他昆虫的取食。(3)球形放蜂装置,主要是塑料球形,将繁育好的赤眼蜂放在塑料球内。优点;1、防雨淋。2、可以遮挡太阳。3、防止蚂蚁等昆虫取食赤眼蜂寄生蛹。缺点:1、塑料球不环保,投放到田间,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很难降解。2、塑料球在阳光照射下,球内热量很难散发出去,温度积累过高,会导致赤眼蜂被热死。3、塑料球质量较轻,需要配重才能投放。4、塑料球人工装放,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包括下底和上盖,下底由下底本体、下底环和底部配重组成,下底本体的底部设有底部配重,下底本体的上端设有下底环,下底环上均布有插孔;上盖由上盖本体、上盖环和插杆组成,上盖本体的下端设有上盖环,上盖环的底面均布有插杆,上盖本体的顶部开有羽化孔,上盖环底面的插杆与下底环上的插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田间释放,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释放试验,使用传感器对球体内温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最高温度没有高于环境温度,有时还低于环境温度。说明稻螟赤眼蜂释放器是非常成功的。
稻螟赤眼蜂释放器的材料主要来自再生纸浆,是环保的再生利用,对环境友好。材质通过注模挤压,设计底部配重等,具有防水以及释放器的上部浮在水面上的功能,上盖总是朝上,有利于赤眼蜂羽化后从羽化孔飞出。达到设计的理想结果。充分利用赤眼蜂的生物习性,对适应性做了充分的考虑,可以释放大卵寄主繁殖的赤眼蜂和各种小卵赤眼蜂。
附图说明
图1为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下底1的结构示意图(开口朝上)。
图2为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下底1的结构示意图(开口朝下)。
图3为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上盖2的结构示意图(羽化孔朝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禾木生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禾木生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4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