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自净型河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6536.X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勇;刘坤亮;张健生;张荣;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锡山三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0;E02B3/12;C02F9/14;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自净 河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公开了一种生态自净型河道,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治理段河床和治理段护坡,所述治理段河床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水墙,所述治理段河床上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滤床,所述滤床包括沿着治理段河床宽度方向设置的笼体,所述笼体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滤料的表面开有细孔,所述滤料的顶部铺设有土层,所述土层上种植有绿植,所述基层上灌入有洁净河流内的水体,所述水体的上表面低于土层。本实用新型具有改善水质,提高环境生态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特别涉及一种生态自净型河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某些城市河道受到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的影响,会出现夹杂恶臭、漂浮垃圾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对于河道的清理,较为常见的是工作人员乘坐小船,通过小船对河道内的漂浮物进行打捞,以此实现对河道的简单清理。
但是,仅仅是通过打捞的方式只能对河道内的漂浮物进行清理,无法解决污染河道夹杂恶臭、混浊不堪、清水少中水多、富营养化等问题,水质仍旧无法得到改善,仍旧影响着环境生态,从而导致居民的生活环境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自净型河道,具有改善水质,提高环境生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自净型河道,包括治理段河床和治理段护坡,所述治理段河床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水墙,所述治理段河床上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滤床,所述滤床包括沿着治理段河床宽度方向设置的笼体,所述笼体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滤料的表面开有细孔,所述滤料的顶部铺设有土层,所述土层上种植有绿植,所述基层上灌入有洁净河流内的水体,所述水体的上表面低于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能够将原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隔离,从而避免了原始淤泥进入治理后的河道内,造成二次污染。滤床内填充的滤料具有加大的吸附面积,能够给予水中微生物更大的生存空间,提高了微生物的氧化分解速度,从而达到了改善水质的效果。绿植能够改善河道周边的环境,同时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养分,以此提高治理段河道的生态性。本实用新型通过新灌入的水体、滤床以及绿植的配合,具有改善水质,提高环境生态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素土层、砂砾垫层、砌浆片石层以及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素土层能够压紧治理段河床底部的淤泥,从而降低了治理段河床上的淤泥反流至治理后的河道内;设置在素土层上的砂砾垫层能够形成河床稳定的底部支撑平面;砌浆片石层以及混凝土层能够对治理后的河道底部进行找平。
进一步的,所述滤床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土层上铺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朝上设有若干喷水管,所述排水管和输送管之间连接有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于炎热天气时,启动抽水泵,抽水泵将水流吸入输送管中,水流最终通过排水管和喷水管喷洒在绿植上,以此实现对绿植的灌溉。
进一步的,所述滤床沿着治理段河床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相邻两个滤床之间设有曝气单元,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漂浮架和固定在漂浮架上的曝气机,所述曝气机的曝气端伸入水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气单元能够提高水体内的氧气含量,提高了水体内有机生物的氧化分解速度,以此达到了改善水体水质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内铺设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沿着治理段河床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治理段河段的上游设有用于封堵泄水管的板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治理段河段的上游处于汛期时,工作人员打开板闸,治理段河段上游的水流通过泄水管得到排放,以此达到了泄洪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锡山三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锡山三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6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