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电力故障检测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6587.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珂;陈俊清;张金伟;王海时;陈昌明;胡珍珍;张斌;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电力 故障 检测 定位 系统 | ||
1.一种低压电力故障检测定位系统,若干所述系统按顺序排布于低压电力线上,并与低压电力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故障检测电路、信号发生电路、信号耦合电路、信号接收及带通滤波器、供电电路;
所述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低压电力线,输出端连接到信号发生电路,用于检测其所对应的低压电力线部分的电压,并输出对应电压信号;
所述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耦合电路,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信号,以与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叠加,并将叠加后的混合信号传输到信号耦合电路;
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与低压电力线连接,用于将混合信号耦合到低压电力线上,通过低压电力线传输到下一级系统的信号接收及带通滤波器;
所述信号接收及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低压电力线连接,用于接收上一级系统的混合信号,并通过检测指定频率信号的幅值判断本级系统与上一级系统之间的低压电力线是否发生故障;
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系统的其他电路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力故障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电路,与信号接收及带通滤波器连接,用于在本级系统与上一级系统之间的低压电力线发生故障时报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压电力故障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压互感器、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一A运算放大器、第一B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容、第四电阻;
低压电力线通过第二电阻与电压互感器输入端连接;电压互感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及第一电容一端,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另一端并接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及第一A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地;第一A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反相输入端,并连接到第一B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B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连接,并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级及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负级及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到第二电容与第四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的两个并联点;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还接地;第一二极管与并联电路的连接点作为故障检测与定位线路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力故障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及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三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五电容、第一耦合变压器、第十电阻、第七电容、第四电容、第十一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二A运算放大器、第七电阻、第八电阻;
第三电容与第一电感连接组成的串联支路、第六电容与第二电感连接组成的串联支路分别连接到第五电容两端,第五电容再与第一耦合变压器输入端线圈并联,第一耦合变压器输出端的异名端接地,同名端连接第十电阻一端;第十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七电容后接地,且连接到第四电容及第十五电阻一端,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A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及第三运算A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A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一端及第八电阻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A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力故障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第二十二电阻、第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单向可控硅、警报器;第二十二电阻一端与第二A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B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三B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三B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十四电阻一端、第二十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二十四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三B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第二十一电阻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单向可控硅的阳极,第二单向可控硅的阴极则连接警报器。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低压电力故障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电电路包括AC-DC电路、DC-DC电池充电模块、不间断供电模块;
DC-DC电池充电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电池充电模块、电池组;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AC-DC电路输出端,负极连接电池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池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则连接到电池组;
不间断供电模块包括固态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十六电阻、第十八电容;AC-D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的常开端,DC-DC电池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的常闭端及高电位端,固态继电器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第二十六电阻后再连接到AC-DC电路的输出端,并连接第十八电容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65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地下钢管用固定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斜槽的计量泵腔体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