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1435.1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李辉;杨建国;李安慧;徐彪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应用于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内模板及其内腔中的内模平台支架,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应用于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内模平台支架与内模板之间、外模平台支架与外模板之间均预留有模板提升通道。针对有内腔的墩柱施工,内模平台支架和外模平台支架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针对无内腔的墩柱施工,外模平台支架的对侧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墩柱的底层建筑体对应各爬升支架的两侧均预埋有爬杆,爬升支架上对应爬杆处通过顶升装置来实现内、外模平台支架同步爬升或者外模平台支架的稳定爬升,爬升支架上设置有可水平运动的起重装置用于翻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系统,特别是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铁路或公路桥梁高墩施工中,常用到的施工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爬模、滑模、翻模施工。其中,爬模施工作业安全可靠,抗风能力强,但是爬模施工成本高、作业效率偏低、外观质量一般;滑模施工速度快,但是人工劳动强度大,混凝土表面质量差;翻模施工混凝土表面质量高,但是施工周期长,抗风能力差,危险系数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ZL201510037943.6公开了一种自爬升滑翻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在滑模结构上,外模支架一次性爬升一个待浇筑节的高度,然后用爬升支架将外模模板吊装至待浇筑节;内模采用滑模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桥墩外表面质量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该专利公布的结构内、外模相互独立,内模用滑模的施工方式,外模用翻模的施工方式,由于墩身混凝土浇筑不分内外,根据规范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及最新的滑模施工规范征求意见稿GB50113-2017《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滑模施工每次模板爬升高度为200-400mm,而外模作为翻模施工是在浇筑一个混凝土节段(通常为2m)之后再进行爬升,因此内、外模无法达到同步,而在大截面墩身施工中,模板通常要穿对拉杆,内、外模不同步会导致无法对拉或者频繁拆装对拉杆,从而可能使模板产生较大变形甚至错位。
其次,该专利的“半自动翻模装置包括千斤顶,其通过预埋进已浇筑混凝土中的千斤顶爬杆进行固定,连接滑轨横杆一端连接与千斤顶,另一端连接主立杆”。显然,这种结构会使爬杆偏载,外模支架传递的载荷会对爬杆产生弯矩,从而使爬杆失稳,容易安全问题。
第三,在大截面高墩施工中,墩身截面的尺寸大小和平台支架的重量成正比,平台支架的重量与爬杆所承受的载荷成正比,而爬杆的脱空长度和爬杆的承载能力成反比,爬杆的截面尺寸和爬杆的承载能力成正比。爬杆要预埋在混凝土中,爬杆的截面尺寸不能太大,但脱空长度要求大、承载能力要求高。该专利采用单排爬杆显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第四,现有的高墩混凝土浇筑施工,都是通过人工控制爬升过程的同步性,在爬升一个阶段后进行人工标高测量和复核,调整标高后继续爬升,这样频繁的测量产生累计偏差的风险增加,并且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滑模施工速度快、翻模施工混凝土质量好的优点,提供一种内、外模平台支架可同步稳定爬升;模板提升为翻模施工;爬杆脱空高度大、承载能力大,爬升总高度可自动检测及调整的桥梁墩柱施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1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P管用漏气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台区智能监测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