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1634.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6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沈发;郭琳;杨洁;姜勇;朱江;袁泉;刘兴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G01N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肖爱华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原位 注入 修复 土壤 地下水 过程 在线 监测 系统 | ||
1.一种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地下监测井、数据采集硬件和数据处理硬件,还包括云平台;所述的数据采集硬件包括数据采集仪器即电法仪,还包括电缆线、电缆头、电极、多路电极转换器、跳线盒;所述的数据处理硬件包括远程主机即电脑;在污染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地下监测井,地下监测井内布设有电缆线和若干个电极;所述的若干个电极中包括一个供电电极和若干个测量电极;在地下监测井内,若干个电极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列,每个电极与一条细的电缆线连接,多条细的电缆线绑在一起成为一根粗的电缆线即多芯电缆;井内的每个电极均通过细的电缆线与设在地面上的多路电极转换器连接,各电极的开关由多路电极转换器控制;在地面上,每个多路电极转换器与两条电缆线连接;连接多路电极转换器的电缆线通过电缆头串接起来并通过跳线盒连接至数据采集仪器即电法仪;电法仪通过云平台与远程主机即电脑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依次通过太阳能智能充电控制器、太阳能蓄电池与电法仪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仪器即电法仪为深圳市赛盈地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GD系列电法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D系列电法仪,其布设在整个污染区域内的地面上的电缆线是双向接入和交换的;亦即:电缆线的前端和后端均与电缆头连接;电缆头内设有交换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D系列电法仪,其布设在整个污染区域内的地面上的电缆线采用分段集中式布线方式;精密的交换装置分段集中设置在电缆头里,由电缆头分段管理每条高密度电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D系列电法仪,为多通道装置,它具备12个独立的接收通道,支持单边5通道、双边10通道同步测量。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地下监测井内的岩石或沟壑处,电缆上该位置的抽头空置,不安置电极。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在污染区域内设置了多口地下监测井,每口地下监测井的覆盖面积为10-12平方米,每孔各有40-55个电极,电极间距为0.5-0.8m,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数据的采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原位注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过程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法在线监测系统,在污染区域内设置有4口地下监测井,每个地下监测井内设有一个供电电极和40个测量电极,各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16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扣带注塑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除臭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