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2415.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全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7/04;F01P11/12;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发动机 风扇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中部设有保护外框,所述保护外框的侧端设有固定螺栓,所述保护外框的内侧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的顶端中部设有过滤网卡槽,所述除尘机构的一侧顶端设有微型电机箱,所述除尘机构的中部设有导风板,所述除尘机构的内端设有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中部设有风机转轴,所述风机转轴的底端设有风扇控制器,装置外壳都是由耐高温塑料注塑成型的,其具有十分良好的耐热性,加上设置的保护外壳,能够很好的防止较大的尘粒进入冷却装置内,使得装置能够避免在大程度上被损坏,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动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发动机的应用也随之增多,随着发动机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发动机的冷却也越来越重要,而如何实现发动机的快速冷却,一直是发动机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故需要一种能快速冷却的装置,实现对发动机的快速冷却;现有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大多是只能够进行正转往外进行排热,但是有很多时候,发动机内部的温度只是通过水循环进行散热,这样的散热效率进行一定的不足,所以还需要通过风扇进行反转辅助散热,并且在散热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吸入大量的灰尘,除了附着在风叶上降低散热效率外,还可能进行发动机内部,损坏机器,以及冷却装置通常需要承载很大的热量和一定的强度要求,使得传统冷却装置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中部设有保护外框,所述保护外框的侧端设有固定螺栓,所述保护外框的内侧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的顶端中部设有过滤网卡槽,所述除尘机构的一侧顶端设有微型电机箱,所述除尘机构的中部设有导风板,所述除尘机构的内端设有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中部设有风机转轴,所述风机转轴的底端设有风扇控制器,所述风扇主体的侧端设有风叶,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端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水箱的端部另一侧设有回水管,所述水箱的端部中侧设有密封条,所述风扇主体的两侧焊接有连接板,所述水箱的一侧顶端设有加油管孔,所述水箱的顶端中部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一端设有吊耳,所述橡胶垫的一侧设有排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主体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箱固定相连,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微型电机箱内的微型电机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条与所述装置本体紧密连接,且所述密封条的材料为橡胶,所述橡胶垫与所述水箱紧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耳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且所述吊耳的数量为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叶与所述风机转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风叶呈弧形,且所述风叶的数量为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除尘机构通过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过滤网卡槽紧密的设置于所述除尘机构内。
本实用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优点1:该散热效果好的发动机风扇冷却装置通过设有的风叶,该装置所设置的风叶,所设计的形状为对称弧形,并且所设计的风机转轴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正反转,使得风扇在正反转的情况下,都具有同样的风力,并且在风扇上设置温度感应器,能够感应到发电机内部的温度,进一步的利用控制器控制风叶所转动的档位或速度,使得风叶能够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全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全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2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