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2834.X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0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曾嗣恩;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五洲有机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石飞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率 导光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自上而下依次夹接设有导光层、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和出光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相对的一侧间设有中空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相对的一侧均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扩散棱条,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上的扩散棱条上下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框内的第二反射薄膜的反射作用,反射至契合凸沿和扩散棱条的端面并再次垂直传递至出光层处,提升了光利用率,增加了实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lightguideplate)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现有的导光板由于安装方式不同,部分光线会从导光板边侧射出,同等功率下降低了光照强度,光利用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导光板部分光线会从边侧射出,同等功率下降低了光照强度,光利用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自上而下依次夹接设有导光层、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和出光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相对的一侧间设有中空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相对的一侧均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扩散棱条,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上的扩散棱条上下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框架内侧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一圈第二反射薄膜。
优选的,所述扩散棱条为剖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长条结构,所述扩散棱条的沿其直角点的中线夹接设有第一反射薄膜。
优选的,所述导光层的底部设有契合凸沿,所述第一扩散层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契合凸沿相匹配的契合凹沿,所述契合凹沿与所述契合凸沿的对合剖口为四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出光层内部设有多孔结构,所述出光层的处光层为磨砂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带有第一反射薄膜、扩散棱条的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与带有第二反射薄膜的安装框间的相互配合,使从导光层传递过来的光线中的偏移光线,通过扩散棱条和第一反射薄膜的折射并加强传递至出光层处,同时对于局部从导光层、第一扩散层或第二扩散层边侧溢出的光线,利用安装框内的第二反射薄膜的反射作用,反射至契合凸沿和扩散棱条的端面并再次垂直传递至出光层处,提升了光利用率,增加了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安装框1、第二反射薄膜11、导光层2、契合凸沿21、第一扩散层3、契合凹沿31、第二扩散层4、出光层5、扩散棱条6、中空层7、第一反射薄膜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五洲有机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五洲有机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2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装饰层的导光板
- 下一篇:一种吹气式液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