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阀座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2966.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波;何超;孙波;陈留涛;姜宏诚;胡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严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安装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轮机阀座安装工具,至少包括一手柄、一螺杆、一压板以及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在所述压板的中心处相应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中,且所述延伸至所述螺纹孔内的螺杆表面上设有能与所述螺纹孔的内螺纹相啮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螺杆通过第一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螺杆相对底板的另一端则焊接于所述手柄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利用手动拧动压紧螺母,使其沿着螺杆表面旋转向下压紧压板,从而使得汽轮机阀座水平固定安装在底板与压板之间,保证了汽轮机阀座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歪斜造成堵塞对应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阀座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阀座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指通过蒸汽驱动做功的高温、高压、高转速精密重型机器,汽轮机内的各个零部件的安装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各个部件的安装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的运行效率,而其中在对前气缸内阀座的安装主要是通过液氮冷套装配的方式进行,先将阀座放在超低温环境下使其收缩,再放在汽缸腔室内使其恢复常温达到H7/u6(+0.085,+0.058)过盈配合,为此对前气缸内阀座的准确安装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阀座安装方式主要是通过操作者手工完成,通过铁丝将阀座钩住放于液氮中进行冷却收缩,操作者通过防护手套将阀座放在汽缸腔室位置。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由于使用铁丝钩挂阀座进行安装时,其安装的垂直精度难以控制,需要操作者多次调整才能保证阀座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并且在阀座校准安装时,由于铁丝不能对阀座起到支撑作用,阀座极易出现歪斜卡塞安装位置,需要加热阀座使其受热形变重新取出,以此使得阀座安装效率极低;其二,由于一个气缸中存在多个阀座进行安装,由于单个阀座安装效率低,导致安装阀座的耗时长,加大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其三,操作者通过佩戴防护手套在接触用液氮低温处理的阀座时,极易因操作不当造成手部冻伤,增加操作危险性。
针对上述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轮阀座安装工具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的技术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轮机阀座安装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汽轮机阀座安装时,安装效率低耗时长,增加操作者的工作强度且定位安装精准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轮机阀座安装工具,至少包括一手柄、一螺杆、一压板以及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在所述压板的中心处相应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中,且所述延伸至所述螺纹孔内的螺杆表面上设有能与所述螺纹孔的内螺纹相啮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螺杆通过第一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螺杆相对底板的另一端则焊接于所述手柄的下表面,在所述螺杆的中部还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螺杆通过第二外螺纹配合安装有压紧螺母,且所述压紧螺母通过与第二外螺纹的旋转配合沿着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在所述螺杆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连接螺母上套设有连接铁丝,所述连接铁丝的一端与连接螺母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则焊接于所述手柄上。
进一步,所述螺纹孔的内孔中心线与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孔中心线相重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汽轮机阀座安装在底板上,再利用螺杆相对于底板垂直穿过压板中心处开设的固定通孔并延伸至于底板上设有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实现螺杆垂直安装定位精度的控制,以提高汽轮机阀座安装时的安装精度;同时在利用手动拧动压紧螺母,使其沿着螺杆表面旋转向下压紧压板,从而使得汽轮机阀座水平固定安装在底板与压板之间,保证了汽轮机阀座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歪斜造成堵塞对应安装位置,提高了安装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且操作者通过手柄进行移动安装汽轮机阀座,有效避免操作者直接接触低温处理的汽轮机阀座,导致操作者手部冻伤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2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矫正脊柱变形的健身康复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气密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