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3468.X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2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国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77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冒顶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冒顶救援装置技术领域,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剪叉式升降架,剪叉式升降架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底板的上端面和顶板的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剪叉式升降架对应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与剪叉式升降架的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底板上安装有摇把,滑槽内设置有与摇把焊接的螺杆,螺杆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旋合,公开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冒顶支撑结构,通过转动摇把,利用螺杆控制滑块的移动,从而改变剪叉式升降架的形态,进而改变顶板高度完成对冒顶的支撑,此设计操作简单,成本低,支撑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冒顶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传统的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操作复杂,造价昂贵,而且需要依靠人工搬运受灾者,导致救援速度慢,消耗体力严重,每耽误一秒钟就多一份危险,时间就是生命,急需要对传统的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冒顶救援装置操作复杂,造价昂贵,而且搬运受灾者是非常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剪叉式升降架,所述剪叉式升降架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和顶板的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剪叉式升降架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剪叉式升降架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滑槽的一端处安装有摇把,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摇把焊接的螺杆,所述螺杆分为旋向相反的两段,且螺杆的两段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旋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位于两个剪叉式升降架之间,且两个侧板相向的一侧外壁上均设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槽,且两个安装块之间设置有担架,所述担架的两侧均安装有与通槽滑动连接的受力块。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受力块的底部且位于通槽内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安装有与通槽匹配的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担架上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转动设置有支脚。
进一步的,所底板远离摇把的一端安装有拉手,且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移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冒顶支撑结构,通过转动摇把,利用螺杆控制滑块的移动,从而改变剪叉式升降架的形态,进而改变顶板高度完成对冒顶的支撑,此设计操作简单,成本低,支撑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担架及其移动结构,通过担架可以很好的将受灾人员进行转移,方便了救援人员的操作,而且设置了担架移动结构,无需救援人员对受灾者进行人工搬运,节省了大量的体力,提高了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剪叉式升降架、3-顶板、4-移轮、5-侧板、6-摇把、7-支脚、8-拉手、9-安装块、10-担架、11-通槽、12-受力块、13-收纳槽、14-螺杆、15-滑槽、16-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18-导向轮、19-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国,未经王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3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