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RP的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自动化检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3476.4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3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骏;钱庆;尹焕才;杨任兵;陈名利;程文播;王继帅;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p 临床 检测 结核 分支 杆菌 自动化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P的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自动化检测平台,包括:进出样模块、第一温育模块、摆渡车模块、加样车模块、移液针模块、第二温育模块、检测模块和试剂供给模块;所述摆渡车模块具有X、Y、Z三轴方向的自由度,用于实现试管架在进出样模块、第一温育模块、加样车模块、第二温育模块和检测模块之间的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基于ARP的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自动化检测平台,实现了从临床痰液样本到检测报告的全程自动化操作与封闭检测,预计全程操作时间不超过28小时,人工干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最大程度地解决了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过程耗时、耗力、易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核杆菌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P的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自动化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据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
现有的结核分支杆菌检测方法一般均为人工检测,检测步骤繁琐,耗时长、工作量大,容易因人为原因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且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存在被感染风险。所以现在亟需一种能实现自动化结核分支杆菌检测的设备。专利201210183007.2,公开了一种整合质粒pOPHI及无抗性筛选标记的自主发光分枝杆菌,构建得到的无抗性筛选标记的自主发光分枝杆菌可通过细菌的发光与否来判断其死活,可用于多种实验检测,能快速得到可信的实验数据。专利201310386264.0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构建无抗性标记重组分枝杆菌的抗性表达盒,其能为分枝杆菌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专利201510104936.3公开了一种构建无选择标记的自主发光脓肿分枝杆菌的方法及建立相应体外高通量筛药模型,构建的自主发光脓肿分枝杆菌可以高通量筛选药物,通过检测细菌发光情况判定药物的杀菌或抑菌效果,可用于体外药物活性检测。上述专利可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法学的参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ARP的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自动化检测平台。本实用新型主要完成结核杆菌样本的自动化前处理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ARP的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自动化检测平台,包括:进出样模块、第一温育模块、摆渡车模块、加样车模块、移液针模块、第二温育模块、检测模块和试剂供给模块;
所述进出样模块用于输出装载有待检测样本试管的试管架以及回收检测后的试管架;
所述摆渡车模块具有X、Y、Z三轴方向的自由度,用于实现试管架在进出样模块、第一温育模块、加样车模块、第二温育模块和检测模块之间的搬运;
所述加样车模块具有Y轴方向的自由度,用于将所述摆渡车模块输送来的试管架搬运至所述移液针模块的工作位置;
所述移液针模块具有X轴和Z轴方向的自由度,用于将所述试剂供给模块提供的试剂添加至处于所述移液针模块的工作位置的试管架上的样本试管内。
优选的是,还包括液路模块和废料收集模块,所述液路模块包括用于将所述试剂供给模块提供的试剂输送至所述移液针模块的试剂针液路单元、用于对移液针模块上的穿刺针进行清洗的清洗液液路单元以及用于抛弃废液的废液液路单元。
优选的是,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进出样模块、第一温育模块、摆渡车模块、加样车模块、移液针模块、第二温育模块和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层;所述试剂供给模块、液路模块和废料收集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层。
优选的是,所述摆渡车模块包括:X轴搬运驱动机构、Y轴搬运驱动机构、Z轴搬运机构和摆渡车,
所述摆渡车上沿Y轴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试管架配合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可沿Y轴方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34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污染过滤净化防治机
- 下一篇:淋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