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不粘料的钛白粉传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4636.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8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陶厚东;祝为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12 | 分类号: | B65G45/12;B65G4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刘寒冰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不粘料 钛白粉 传送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不粘料的钛白粉传送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顶部的上辊、固定在机架底部的下辊,与所述上辊滑动连接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下辊滚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下方的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位于传送带正下方的回收板,位于传送带转弯段外侧的刮板,位于所述回收板末端并连接回收板的回收箱;所述刮板外端连接有第一刮刷;所述回收板的顶面设有垂直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柱和第二柱,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位置相对应,且第一柱和第二柱间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第二刮刷;所述第一刮刷和所述第二刮刷接触传送带外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稳定不粘料的钛白粉传送组件。
背景技术
钛白粉通过传送带运输时,由于摩擦及环境不够干燥等原因会发生粘料情况。导致钛白粉在传送带末端不能及时离开传送带进入下一段,反而被带进下辊中,粘附在下辊上。这种粘附物会越来越多,累积在下辊上,影响到辊的转动以及辊与带的联动关系,这会导致设备故障或钛白粉损耗率增加。如果要保证辊正常运作,就需要人工经常清理,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辊传输装置进行改良,减少粘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不粘料的钛白粉传送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不粘料的钛白粉传送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顶部的上辊、固定在机架底部的下辊,与所述上辊滑动连接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下辊滚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下方的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位于传送带正下方的回收板,位于传送带转弯段外侧的刮板,位于所述回收板末端并连接回收板的回收箱;所述刮板外端连接有第一刮刷;所述回收板的顶面设有垂直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柱和第二柱,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位置相对应,且第一柱和第二柱间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第二刮刷;所述第一刮刷和所述第二刮刷接触传送带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刮板与水平面间设有大于一百八十度的倾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刮板的最高点在竖直面内的位置,位于传送带转弯圆的圆心以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回收板与水平面间设有小于九十度的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漏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刮刷有多个,且至少有一个第二刮刷位于下辊和刮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刮刷刮除大部分粘连粉末,通过设置第二刮刷刮除剩余粉末,通过设置带有水平倾角的刮板将大部分被刮除粉末送入下一工序,通过设置带水平倾角的回收板回收被刮除的剩余粉末,通过设置回收箱收集被刮除粉末。本装置将传送带上粘连的粉末刮除,避免了粉末卷进下辊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回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回收板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机架,11—上辊,12—下辊,13—传送带,2—回收机构,21—刮板,211—第一刮刷,22—弧形连接板,23—回收板,231—板本体,23—防漏壁,24—立柱,241—第一柱,242—第二柱,25—支架,251—漏孔,252—第二刮刷,26—回收箱,3—粉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4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容压缩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三角安全警示照明工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