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输送用不锈钢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6627.1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丰琼;唐刚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4 | 分类号: | F16L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输送 不锈钢 复合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输送用不锈钢复合管,包括不锈钢钢管、螺旋叶片、由玻璃纤维表面毡制成的内衬层、由玄武岩纤维布制成的内结构层、夹砂层、由玻璃纤维布制成的外结构层和由玻璃纤维表面毡制成的保护层,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不锈钢钢管上,所述内衬层在螺旋叶片的限位下通过粘接剂螺旋固定在不锈钢钢管上,且固定后内衬层的外表面与螺旋叶片齐平,所述内结构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内衬层和螺旋叶片上,所述夹砂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内衬层上,所述外结构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夹砂层上,所述保护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外结构层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结构强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流体输送用不锈钢复合管。
背景技术
现在各种管道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管有金属管、塑料管、复合管等。由于复合管采用多种不同特性的材料复合而成,且复合后这些材料的特性相互互补,因此较之单一材质的管道,复合管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因而越来越补充广泛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530070.4的现有技术在2013年7月10日公开了一种饮用水输送管,该输送管为复合管,包括外层基管和复合于该基管内侧的内衬不锈钢管,所述基管为镀锌钢管。该输送管采用镀锌钢管或食品级304不锈钢管为基管,并在基管内衬不锈钢管,耐腐蚀性好。但由于基管为钢管,内衬管为不锈钢管。因此管道的重量较重,导致运输施工都非常困难。
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21209.8的现有技术在2010年3月31日还公开了一种竹纤维缠绕复合管,该复合管沿管径方向,由内到外依次为内衬层、增强层、外防护层,其中,增强层为连续的竹纤维带缠绕在内衬层上的竹纤维层,该竹纤维层为竹纤维带环向层、竹纤维带螺旋层或前二者的组合,竹纤维层的层数为二层以上。该复合管虽然具有质轻、高强度、高刚度、高韧性的优点,但由于内衬层的外表面是光滑的,增强层和外防护层仅仅靠粘胶的粘合力粘结在内衬层上,其仍然存在着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结构强度较高的流体输送复合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体输送用不锈钢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钢管、螺旋叶片、由玻璃纤维表面毡制成的内衬层、由玄武岩纤维布制成的内结构层、夹砂层、由玻璃纤维布制成的外结构层和由玻璃纤维表面毡制成的保护层,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不锈钢钢管上,所述内衬层在螺旋叶片的限位下通过粘接剂螺旋固定在不锈钢钢管上,且固定后内衬层的外表面与螺旋叶片齐平,所述内结构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内衬层和螺旋叶片上,所述夹砂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内衬层上,所述外结构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夹砂层上,所述保护层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外结构层上。
所述螺旋叶片上开设有通孔,且螺旋叶片上和通孔内均涂覆有粘接剂。
所述螺旋叶片的厚度为0.1-0.4mm。
所述内衬层为两层,两层内衬层依次螺旋固定在不锈钢管上。
所述夹砂层包括纱带和由树脂基体与石英砂混合形成的夹砂材料,夹砂材料均匀涂布在纱带上后,再通过粘接剂缠绕固定在内衬层上。
所述螺旋叶片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在不锈钢钢管上。
所述不锈钢钢管的厚度为1-8mm,所述内衬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内结构层的厚度为3-5mm,所述夹砂层的厚度为6-30mm,所述外结构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6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复合管道
- 下一篇:一种自动加药机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