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搅拌站无尘加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6678.4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6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君华旭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G69/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管育进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站无尘 加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站无尘加料系统,包括用于供料的传输带以及漏斗部,所述漏斗部上方罩有集尘罩,所述集尘罩一侧开设进料窗,所述传输带末端伸入进料窗内;所述集尘罩内侧在传输带侧面或者上方设吸气仓,所述吸气仓入口设滤网,出口与抽吸管连接,所述抽吸管连接至负压抽吸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集尘罩将漏斗部进行半封闭(有进料窗),大部分扬起的粉尘都会被遮挡住然后沉淀至漏斗部,而少部分靠近进料窗产生的扬尘,由于负压抽吸的作用,只有进料窗是通气的,所以气流会从进料窗吸入,这样便可以避免粉尘从进料窗往外扩散。滤网的作用则是将扬尘挡住,其在重力的作用下便会落入下方的漏斗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清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站无尘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搅拌站生产过程中,加料一般都是采用皮带传输加料,其中很多含有粉尘类物质(例如砂子),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形成扬尘,影响现场的生产环境,但是由于传输带需要不断地运动方能运送,而且漏斗不能对物料进行干涉,无法将落料点与传输带之间彻底密封,所以就会形成大量的扬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扬尘的搅拌站无尘加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搅拌站无尘加料系统,包括用于供料的传输带以及漏斗部,所述漏斗部上方罩有集尘罩,所述集尘罩一侧开设进料窗,所述传输带末端伸入进料窗内;所述集尘罩内侧在传输带侧面或者上方设吸气仓,所述吸气仓入口设滤网,出口与抽吸管连接,所述抽吸管连接至负压抽吸装置。
进一步的,集尘罩为方形。
进一步的,吸气仓设于进料窗的对侧。
进一步的,负压抽吸装置采用除尘器。
进一步的,除尘器采用布袋式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于集尘罩将漏斗部进行半封闭(有进料窗),大部分扬起的粉尘都会被遮挡住然后沉淀至漏斗部,而少部分靠近进料窗产生的扬尘,由于负压抽吸的作用,只有进料窗是通气的,所以气流会从进料窗吸入,这样便可以避免粉尘从进料窗往外扩散。滤网的作用则是将扬尘挡住,其在重力的作用下便会落入下方的漏斗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料窗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部,2-集尘罩,21-进料窗,3-吸气仓,31-滤网,4-抽吸管,5-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
一种搅拌站无尘加料系统,包括用于供料的传输带5以及漏斗部1,所述漏斗部1上方罩有集尘罩2,所述集尘罩2一侧开设进料窗21,所述传输带5末端伸入进料窗21内;所述集尘罩2内侧在传输带5侧面或者上方设吸气仓3,所述吸气仓3入口设滤网31,出口与抽吸管4连接,所述抽吸管4连接至负压抽吸装置(因为属于现有的技术,故未图示,可选择抽吸泵,排气扇,除尘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君华旭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君华旭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6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