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电子漂及充电漂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6808.4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0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樊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洁刚 |
主分类号: | A01K93/02 | 分类号: | A01K93/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电子 充电 | ||
分体电子漂及充电漂座,分体电子漂包括漂体、LED灯、感磁开关、电路板、充电口、第二充电电池、永磁铁和电极;充电漂座由外壳、上盖、漂头尾插盒、泡沫棉、漂身座、磁性充电座、充电板、第一充电电池、开关、USB充电口、无线充电线圈和孔构成;漂头尾插盒设于充电漂座顶部,其上设上盖;漂头尾插盒的底部设泡沫棉,其下方设漂身座;漂身座一端设有磁性充电座,另一端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外壳两端各开设有一孔,两个孔位置水平。本实用新型能将充电口置于磁性充电座充电,也能将漂体插入充电漂座内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充电;将LED灯、电路板和电池同时设在漂体内,增强了漂体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电子漂及充电漂座,属于鱼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漂的LED灯及电路板,均固定在漂头部分,电路设置在漂身上端,充电电池直接插在电路板上,长期插拔电池容易引起电池与电路板之间接触不良。同时充电方式单一,电子漂在不使用时,电池反插在漂头后,电池容易产生变形而无法取出,使电子漂无法使用只能丢弃。漂身分为两段,密封不严则极易进水,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 充电方式单一,漂身分为两段,密封不严极易进水造成损坏;充电电池则直接插在电路板上,长期插拔容易引起电池与电路板之间接触不良,电池反插在漂头,容易产生变形而无法取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分体电子漂及充电漂座,其中分体电子漂包括漂体11、LED灯12、感磁开关13、电路板14、充电口15、第二充电电池16、永磁铁19和电极20;
所述充电漂座由外壳1、上盖2、漂头尾插盒3、泡沫棉4、漂身座5、磁性充电座6、充电板7、第一充电电池8、开关9、USB充电口10、无线充电线圈23和孔25构成;
所述漂头尾插盒3设置于充电漂座顶部,其上设有上盖2;漂头尾插盒3的底部设有泡沫棉4;
所述泡沫棉4的下方设有漂身座5;
所述漂身座5一端设有磁性充电座6,另一端设有无线充电线圈23;
所述外壳1两端各开设有一孔25,两个孔25位置水平;
所述第一充电电池8设置于充电漂座底部,其一侧设有充电板7;
所述充电板7与USB充电口10相连;
所述漂体11上部设置有漂头座17,漂体11下部设有尾插座18;漂头座17及尾插座18的外侧均设置有螺纹;
所述漂头座17内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24,两者之间采用胶体密封;
所述LED灯12设置于无线接收线圈24内,两者之间采用胶体密封;
所述漂头21采用螺纹连接于漂头座17上;尾插22采用螺纹连接于尾插座18 。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将漂体上的充电口置于磁性充电座进行充电,也能将漂体插入充电漂座内通过无线充电线圈进行充电;
2、本实用新型将LED灯、电路板和电池同时设置在漂体内,增强了漂体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将漂体与漂头、尾插相互分离,利用充电漂座对漂体内的第二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密封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充电漂座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子漂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漂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洁刚,未经樊洁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6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硬结合板线路真空压膜机
- 下一篇:一种小型农业收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