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7179.7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7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宋静;杨靖;许志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28;E02D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管桩,其包括桩身,桩身长度方向的一端焊接固定桩头,桩头远离桩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桩端,桩身内部嵌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桩身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内圈主筋,内圈主筋外侧且沿桩身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外圈主筋,在内圈主筋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筋,竖直筋沿内圈主筋周向等距设置且竖直筋的长度方向沿桩身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外圈主筋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筋,加固筋沿外圈主筋周向等距设置且加固筋的长度方向沿桩身的长度方向设置,内圈主筋与外圈主筋之间焊接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辅助加强筋,通过辅助加强筋将内圈主筋与外圈主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抗捶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管桩。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建筑、交通、港口建设领域常用的基础建材,尤其对于修建在不稳定土层或软土层上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项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通过将建筑物的负荷传递至地下的稳定岩层上,从而支撑建筑物,确保其安全。
常规预制管桩,其截面为单圆环形,其内部中空,存在强度低、抗捶打能力弱的缺点,虽然目前的管桩中都配置有钢筋来加强强度,但这些钢筋只能在筒体上竖直或规律卷绕布置,抗剪能力以及结构强度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管桩,其具有强度高、抗捶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制管桩,包括桩身,桩身的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吊耳,桩身长度方向的一端焊接固定桩头,在桩头远离桩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桩端,桩身内部嵌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桩身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内圈主筋,在内圈主筋外侧且沿桩身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外圈主筋,内圈主筋与外圈主筋为同心圆,在内圈主筋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筋,竖直筋沿内圈主筋周向等距设置且竖直筋的长度方向沿桩身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外圈主筋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筋,加固筋沿外圈主筋周向等距设置且加固筋的长度方向沿桩身的长度方向设置,内圈主筋与外圈主筋之间焊接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辅助加强筋,通过辅助加强筋将内圈主筋与外圈主筋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结构的设置,通过内圈主筋与外圈主筋的配合设置,实现预制管桩的桩身的双层加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辅助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两两相交并与内圈主筋相切,第一加强筋两两相交的交点在外圈主筋与内圈主筋之间,且第一加强筋的自由端分别伸出外圈主筋并与外圈主筋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辅助加强筋的设置,实现将支撑结构的强度进一度增强,进而进一步加强预制管桩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过两两相交的第一加强筋的交点处焊接固定有第二加强筋,且第二加强筋的自由端也两两相交且交点位于外圈主筋上与外圈主筋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加强筋的设置,实现对于内圈主筋与外圈主筋的进一步加强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交点处焊接固定有加强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环的设置,实现将支撑架受到的压力均匀传导,减缓应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均呈弧形,且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弧度向靠近内圈主筋的方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呈弧形的设置,使得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产生从弯曲形成直线的反弹力,从而加强支撑架的强度,加强支撑固定的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7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高温导热油的换热器
- 下一篇:抽油杆接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