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及其消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8164.2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9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褚伟彦;王海军;毛开智;贾涵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6 | 分类号: | F04C29/06;F04C29/00;F04C29/12;F16C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潘一诺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及其 消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消声装置,所述消声装置包括:气缸;第一轴承,封装于所述气缸轴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连通所述气缸的排气孔;第一消声器和第二消声器,依次同轴封装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形成一第一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二消声器之间形成一第二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器和第二消声器上分别设有一第一气流通孔和一第二气流通孔;所述第一气流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之间的垂线段记为M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第一消声器的第一气流通孔与第二消声器的第二气流通孔的相对位置,可以显著提高该压缩机用消声装置的消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内的冷媒经过压缩腔压缩变成高压高温气体后从上轴承的排气阀排出,如直接排至密闭的壳体内,将产生较大的噪音。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在排气阀外侧增加一个或两个消音器,对排出的气体进行消音,噪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消音器设计不合理,中频噪声 (800-1250Hz)无法得到有效屏蔽是目前变频压缩机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消声装置,以提高该压缩机用消声装置的消声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
气缸;
第一轴承,封装于所述气缸轴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连通所述气缸的排气孔;
第一消声器和第二消声器,依次同轴封装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形成一第一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二消声器之间形成一第二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器和第二消声器上分别设有一第一气流通孔和一第二气流通孔;所述第一气流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之间的垂线段记为M1,所述第二气流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的垂线段记为M2,M1与M2之间的夹角记为A,且满足0A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流通孔与所述第二气流通孔在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方向上的重叠率为0.5%-99.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流通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孔的面积之比记为S,且满足:0.5S5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之间的垂线段记为M3,在所述第一消声器朝向所述第一轴承的方向上,M3以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为轴顺时针旋转B1或者逆时针旋转B2后与 M1平行,且满足:0≤B115°,0≤B234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消声器朝向所述第一轴承的方向上,M3以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为轴顺时针旋转C1或者逆时针旋转 C2后与M2平行,且满足:0≤C114°,0≤C23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承的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的中心形成有一凸缘部;所述第一消声器和所述第二消声器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缘部相配合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二消声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凸缘部,以与所述第一轴承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轴承朝向所述第一消声器及所述第二消声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二消声器的端面分别形成有台阶状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8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制品生产废料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磁泥分离器及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