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棒铸造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8185.4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B22D11/112;B22D11/124;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99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棒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棒铸造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安装座、流槽、载锭器支架、引锭头、入料槽、结晶器,平台本体与安装座的大小相同,安装座的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均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液压杆,且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安装块,安装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平台本体的两侧外壁上且与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对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的伸缩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其能够对平台本体上的残留铝液进行充分利用,减少平台本体上残留铝液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棒铸造平台。
背景技术
生产铝合金棒时,先将铝锭和多种合金元素在熔炼炉中熔炼成铝液,铝液通过铸造平台浇铸成铝合金棒。铸造平台上设有进液口,铝液沿着进液口进入铸造平台上,再平稳均匀地流入结晶器和引锭头形成的腔体内,通过电机驱动卷辊以一定的速度向下降落,载锭器支架周侧安装的滚轮沿着导轨向下滚动,在保证载锭器支架内的稳定下降的同时不影响载锭器支架的下移,绳组件通过卷辊放绳,使得载锭器支架平稳下降,通过结晶器的循环冷却水使得铝液边拉出边成型,最终铸成规定直径、长度的铝棒。在铝棒铸造结束后,需要通过驱动机构将铸造平台翻转到一侧,通过升降装置将载锭器支架提升,最后方便取出铸造好的铝棒。
目前,公告号为CN2046032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棒铸造平台,包括装有冷却水的成型水池和设置在成型水池一侧的翻转平台,翻转平台上分布有浇铸通道;成型水池内设置有与翻转平台上的浇铸通道对应的模具管道,以使铝水通过浇铸通道进入到模具管道内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成型水池内设置分布有模具管道的成型架,然后用液压油缸控制翻转平台翻转到成型水池上,并使翻转平台上的每一条浇铸通道对应一个模具管道,从而实现了多根铝合金棒同时浇铸和冷却的目的,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存在以下缺陷:在载锭器支架达到最低端时停止注入铝液,但是铸造平台本体上还会残留部分铝液,在上述方案中未对残留的铝液进行处理,导致铝液从结晶器处继续向下方渗透结晶,导致铝棒成型质量差,若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则会造成残留铝液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棒铸造平台,其能够对平台本体上的残留铝液进行充分利用,提高铝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铝棒铸造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安装座、设于平台本体上表面的流槽、设于安装座内部的载锭器支架、安装于载锭器支架上且均匀分布的多个引锭头、安装于铸造平台一侧外壁上的入料槽、设于平台本体下端面的结晶器,所述平台本体与安装座的大小相同,所述载锭器支架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其升降运动,所述安装座的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均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液压杆,且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平台本体的两侧外壁上且与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对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的伸缩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在载锭器支架通过升降装置即将降到最底部时,停止注入铝液,使得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伸长相同的距离,且平台本体升高的速度与升降装置下降的速度相同,将平台本体升高至一段距离,使得平台本体上的残留铝液能够进一步流入结晶器内进行结晶,结晶完成后,控制第二液压杆上升,使得平台本体翻转到一侧,便于取出成型的铝棒。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使得能够将平台本体上残留的铝液进一步利用,使得残留的铝液能够继续形成一端铝棒柱,在使用起吊装置将铸造好的铝棒吊起来时,能够对增长的一段铝棒柱进行利用,增大起吊可供使用的铝棒柱。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安装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81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面体激光锡焊焊接治具
- 下一篇:一种炭黑分散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