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压机用复合柱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0602.9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熊焰来;徐从战;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30 | 分类号: | B02C4/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压机用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压机用复合柱钉,包括有伸出到辊面外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和位于压辊内且部分嵌入到压辊柱钉孔内的高韧性碳化物底部,高韧性碳化物底部的顶端为山丘状凸起结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的底端为与山丘状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结构或高硬度碳化物头部的底端为山丘状凸起结构、高韧性碳化物底部的顶端为与山丘状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结构,山丘状凸起伸入到凹槽内且高韧性碳化物底部的顶端面和高硬度碳化物头部的底端面紧密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复合柱钉其头部采用高硬度硬质合金满足耐磨性要求,底部采用韧性较高的硬质合金,消减集中应力,同时也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压粉磨设备中的辊压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辊压机用复合柱钉。
背景技术
辊压机,又称高压辊磨机。由于其高效节能的特点,自2000年后在水泥等行业被广泛应用,与纯球磨机粉磨系统相比,可使系统增产50-200%,节电20-40%,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水泥生产用电。在金属矿物加工领域,采用高压辊磨机的粉磨系统较传统粉磨系统可以实现提前抛尾,增产幅度达40-70%,单位电耗降低20-35%。且高压辊磨机具有提高矿石易磨性、提高金属浸出率,提高矿物解离率以及浮选回收率的优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压辊磨机的辊面属于易磨损部件,近些年各厂商一直致力于提高辊面的耐磨性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早期的辊面多采用耐磨材料堆焊的形式,近些年柱钉辊面逐渐推广开来,其辊面采用普通钢材质,在辊面按照一定的规律钻有沉孔,并将耐磨性极好的硬质柱钉镶嵌其中,柱钉头部高出辊面2-5mm。工作时,主要由高强度的柱钉与物料挤压接触,承受最高的挤压力,柱钉之间的缝隙为普通钢材质的辊面,不仅承受的压力远远小于柱钉,同时因为其凹陷结构使得表面覆盖一层料衬,实现了对辊面的保护。因此,这种柱钉辊面的应用大幅提高了辊面的使用寿命。
柱钉辊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极高硬度的柱钉与普通钢材质的辊面如何合理的融合。为了获得较高的耐磨性,柱钉通常选用碳化物材质,其特点是硬度高,耐磨性好,但是同时其韧性较差,由于其镶嵌在柱钉孔内部,柱钉孔为普通钢材质,易造成柱钉孔内部应力集中从而发生鼓包、剥落等现象。另一方面,柱钉仅头部与物料接触进行压辊作用,其位于压辊内的部分并不发挥耐磨作用,采用价格很高的硬质合金造成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辊压机用复合柱钉,其头部采用高硬度硬质合金满足耐磨性要求,底部采用韧性较高的硬质合金,消减集中应力,同时也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辊压机用复合柱钉,包括有伸出到辊面外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和位于压辊内且部分嵌入到压辊柱钉孔内的高韧性碳化物底部,所述的高韧性碳化物底部的顶端为山丘状凸起结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的底端为与山丘状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结构或所述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的底端为山丘状凸起结构、高韧性碳化物底部的顶端为与山丘状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结构,所述的山丘状凸起伸入到凹槽内且高韧性碳化物底部的顶端面和高硬度碳化物头部的底端面紧密接触连接。
所述的山丘状凸起的顶端至底端之间的轴向高度不小于复合柱钉直径的1/4。
所述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为基材为高硬度钴结碳化钨基合金头部、高硬度镍结碳化钨基合金头部、高硬度钴结碳化钛基合金头部、高硬度镍结碳化钛基合金头部、高硬度钨钛钴合金头部或高硬度钨钛镍合金头部。
所述的高韧性碳化物底部为高韧性铁结碳化钛基合金底部。
所述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和高韧性碳化物底部的体积比为0.5-2:1。
所述的高硬度碳化物头部和高韧性碳化物底部之间形成混合过渡区域,混合过渡区域的厚度不小于0.1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