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0710.6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0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娟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E02D17/20;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山体 生态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两侧壁上设有水泵,每个所述水泵上设有水管,每个水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绿植、泥土层、缠绕网、沙子层、六边形砖、半圆形石块的配合作用,主体上的半圆形石块可以将砂石层更加稳固住,不易被冲刷走,六边形砖铺设呈蜂窝状,使得植被网个更加稳定,不易破坏,当绿植的根系到达缠绕网时,绿植根系将会缠绕在缠绕网上,绿植更加牢牢的扎根在泥土层内,不易冲走,该装置不仅可以让绿植的根系更加牢固的缠绕在土里,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让绿植得到充分的灌溉,使绿植生长更加旺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治理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本建设速度较快,因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采石建设项目等工程建设进行主体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裸露主体,影响美观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岩石主体进行生态修复。
现有技术中经常在岩石上种植植物来改善环境,但山上种植的植物由于雨水的冲击,绿植的根系往往会因为缠绕不紧,会和土壤剥离,而且山上绿植一般都没有灌溉装置,绿植的根系经常由于水分缺失,使得植物叶子发黄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经常在岩石上种植植物来改善环境,但山上种植的植物由于雨水的冲击,绿植的根系往往会因为缠绕不紧,会和土壤剥离,而且山上绿植一般都没有灌溉装置,绿植的根系经常由于水分缺失,使得植物叶子发黄甚至导致植物死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两侧壁上设有水泵,每个所述水泵上设有水管,每个水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水箱,每个所述水箱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喷水口,每个所述喷水口与水箱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主体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半圆形石块,多个所述半圆形石块上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上设有沙子层,所述沙子层上设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上设有多个六边形砖,多个所述六边形砖下方设有缠绕网,每个所述六边形砖内设有绿植,每个所述绿植上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杆。
优选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呈对称设置的电动直线导轨,每个电动直线导轨纵向开设在水箱的侧壁上,每个电动直线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在喷水口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积水槽内设有两个弹性网,两个所述弹性网与积水槽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水管背离水泵的一端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呈喇叭状设置,所述入水口内设有拦截网。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危险警示牌,所述危险警示牌呈矩形设置,所述危险警示牌上设有荧光粉。
优选地,每个所述水泵左右两侧设有散热防尘网,两个所述散热防尘网呈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绿植、泥土层、缠绕网、沙子层、六边形砖、半圆形石块的配合作用,主体上的半圆形石块可以将砂石层更加稳固住,不易被冲刷走,六边形砖铺设呈蜂窝状,使得植被网个更加稳定,不易破坏,当绿植的根系到达缠绕网时,绿植根系将会缠绕在缠绕网上,绿植更加牢牢的扎根在泥土层内,不易冲走,该装置不仅可以让绿植的根系更加牢固的缠绕在土里,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让绿植得到充分的灌溉,使绿植生长更加旺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娟,未经王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网印机的对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的半自动贴合组装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