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0945.5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向伟;向光昭;任连成;杨永刚;王远洪;冯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垃圾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垃圾收集、转运效果更好。一种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包括立设的垃圾收集桶,所述垃圾收集桶粗细均匀,垃圾收集桶的下端设置有缩口管,所述缩口管通过连接管与垃圾输送管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垃圾收集桶的直径等于缩口管大端的直径,所述连接管、垃圾输送管的直径等于缩口管小端的直径,所述垃圾收集桶的上部设有投料门用于投入垃圾,所述投料门的规格小于所述连接管、垃圾输送管的直径,所述连接管埋置于地下,所述垃圾输送管的出料端用于与负压式垃圾收集装置对接排出垃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垃圾分类收运系统中,国内外主要采用大容量的垃圾分类桶分类收集垃圾,然后使用后装压缩车或提桶车将桶装垃圾装车。存在的问题:
(1)垃圾桶占用地表空间大,装载量小,容易出现曝装,污染环境。
(2)不能对装载情况预报警。收运人员到现场后经常遇到空桶问题。
(3)人工操作垃圾桶移动与装车,垃圾桶在移动过程中进一步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垃圾分类桶容易出现混装。
(5)收运垃圾时,不能投放垃圾。
(6)垃圾桶在地面上,受环境温度影响大,要求缩短垃圾的收运时间间隔,从而增大了收运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垃圾收集、转运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包括立设的垃圾收集桶,所述垃圾收集桶粗细均匀,垃圾收集桶的下端设置有缩口管,所述缩口管通过连接管与垃圾输送管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垃圾收集桶的直径等于缩口管大端的直径,所述连接管、垃圾输送管的直径等于缩口管小端的直径,所述垃圾收集桶的上部设有投料门用于投入垃圾,所述投料门的规格小于所述连接管、垃圾输送管的直径,所述连接管埋置于地下,所述垃圾输送管的出料端用于与负压式垃圾收集装置对接排出垃圾。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桶内设置有用于测量垃圾装载量的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桶内设置有通讯模块,用于发送满载信号。
优选地,所述垃圾输送管露出地面,形成U型的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所述垃圾收集桶露出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垃圾输送管露出地面的高度,所述垃圾输送管的上端设有收集口,用于与负压式垃圾收集装置对接排出垃圾,所述收集口设置有可拆卸式收料盖,用于密封收集口。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桶设置于居民区,所述收集口位于负压式垃圾收集装置旁。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桶为分类垃圾桶,各类垃圾收集桶对应不同规格的收集口,用于与对应的负压式垃圾收集装置对接排出垃圾。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桶的数量为多个,各垃圾收集桶分别与垃圾输送管对应设置的进料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桶为分类垃圾桶,各类垃圾收集桶通过对应的垃圾输送管与对应的负压式垃圾收集装置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垃圾收集点(居民生活区)设置垃圾收集桶,便于收集的点位(地面固定垃圾站或垃圾转运车)设置垃圾输送管,垃圾收集桶、垃圾输送管之间通过连接管引导,形成管道式垃圾传输装置,然后通过负压式垃圾收集装置形成的负压将垃圾负压吸入,杜绝传统的垃圾桶倒出垃圾装车时产生的扬尘污染,移动传统垃圾桶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和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式垃圾收集压缩箱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