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增益的对数周期天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0962.9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6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欧德振;欧杰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微导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10 | 分类号: | H01Q11/10;H01Q19/10;H01Q1/50;H01Q1/42 |
代理公司: | 51266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板 振子 天线馈点 上振子 馈电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 电缆接头 对数周期天线 移动通信天线 等腰三角形 垂直固定 上下贴合 运行稳定 侧边缘 高增益 固定的 焊接点 下振子 敷设 外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增益的对数周期天线组件,包括反射板,一端垂直固定在反射板的内侧、置于外罩内、且呈类等腰三角形的振子,设置在振子的另一端上的天线馈点,设置在反射板的侧边缘上的电缆接头,以及沿振子方向敷设并固定、一端与天线馈点连接、且另一端与电缆接头连接的馈电同轴电缆;所述振子包括一端均固定在反射板上、且呈上下贴合固定的上振子和下振子;所述天线馈点固定在上振子的另一端,且上振子上设置有数个用于固定安装馈电同轴电缆的焊接点。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在移动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增益的对数周期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对数周期天线,是一种用对数周期结构形成的天线,是定向板状天线的一种,其常用于室内分布和电梯信号覆盖。对数周期天线是一种宽频带天线或者说是一种与频率无关的天线,其输入阻抗与辐射图形具有与频率无关的宽频带特性,这种天线可以做到任意宽的频带,但是实际上,它的高频端要受到靠近馈电点的辐射元结构精度的限制,低频端受到天线末端长辐射元的限制,对某一工作频率而言,对数周期天线只有一部分结构起主要的辐射作用。
以对数周期偶极天线为例,其主要辐射作用的结构是长度约等于λ/4的那几个振子,当工作频率由低到高变化时,有效区将从长振子向短振子移动。天线的通频带的下限决定于最长的振子,上限决定于最短的振子。在整个通频带范围内,天线的输入阻抗和方向性基本不变。目前,现有的对数周期天线结构较为复杂,且防护性能较差。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防护到位、安装牢靠的防护型抗老化的对数周期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增益的对数周期天线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增益的对数周期天线组件,包括反射板,一端垂直固定在反射板的内侧、置于外罩内、且呈类等腰三角形的振子,设置在振子的另一端上的天线馈点,设置在反射板的侧边缘上的电缆接头,以及沿振子方向敷设并固定、一端与天线馈点连接、且另一端与电缆接头连接的馈电同轴电缆;
所述振子包括一端均固定在反射板上、且呈上下贴合固定的上振子和下振子;所述天线馈点固定在上振子的另一端,且上振子上设置有数个用于固定安装馈电同轴电缆的焊接点。
所述上振子包括固定在反射板上的上振子主基板,以及从上振子主基板与反射板的固定位置至天线馈点的安装位置的方向依次穿插布设在上振子主基板的两边缘、且与上振子主基板一体成型的第七微带板、第一微带板、第八微带板、第二微带板、第九微带板、第三微带板、第十微带板、第四微带板、第十一微带板、第五微带板、第十二微带板、第六微带板和第十三微带板。
所述下振子包括固定在反射板上的下振子主基板,以及从下振子主基板与反射板的固定位置至天线馈点的安装位置的方向依次穿插布设在下振子主基板的两边缘、且与下振子主基板一体成型的第十四微带板、第二十一微带板、第十五微带板、第二十二微带板、第十六微带板、第二十三微带板、第十七微带板、第二十四微带板、第十八微带板、第二十五微带板、第十九微带板、第二十六微带板和第二十微带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微带板、第十一微带板、第十二微带板、第二十六微带板和第十三微带板均为L形状,且第十微带板由一体成型、且呈一字型和梯形共同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振子主基板和下振子主基板上设置采用螺栓贴合固定上振子和下振子、且依次穿插布设在馈电同轴电缆的两侧的数个固定隔离螺栓;所述固定隔离螺栓包括依次布设在上振子主基板和下振子主基板上的第一固定隔离螺栓、第二固定隔离螺栓、第三固定隔离螺栓、第四固定隔离螺栓和第五固定隔离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上振子主基板和下振子主基板上设置与反射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两个振子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微导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微导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