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接触网施工的承导放线小车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1040.X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芝华;李晋;李培江;马新民;王德鹏;燕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8 | 分类号: | B60M1/28;B65H49/3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接触 施工 放线 小车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触网施工的承导放线小车组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铁轨上的承力索线盘小车、接触线线盘小车和梯车;梯车上分别设置有上滑轮和位于上滑轮下方的下滑轮;承力索线盘小车上设置有第一放线架、第一卷扬机和承力索线盘,承力索线盘放置在第一放线架上,承力索经第一卷扬机后,挂设在上滑轮上;接触线线盘小车上设置有第二放线架、第二卷扬机和接触线线盘,接触线线盘放置在第二放线架上,接触线经第二卷扬机后,挂设在下滑轮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同时放线,提高了接触网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普速铁路新建线路段接触网承导线同时放线施工的专用工具,具体为一种用于接触网施工的承导放线小车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事业的大力发展,既有普速铁路增建二线等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而铁路建设对站后施工单位预留的施工工期往往较短,站前具备条件后,站后紧跟着也必须开通。
接触网专业的放线作业一般都在站前铺架单位将轨道铺完,轨道调整到位后进行。但是随着铁路发展,站前往往把铺轨、轨道调整全部放在最后一道工序,而轨道调整不实施完,站前单位不允许站后单位作业车进入站前新铺轨道,对站后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一般的人工架设承导线都是承力索和接触线分开架设,放完承力索再放接触线,并且往往是通过人工放线,其放线施工效率低,大大影响了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接触网施工的承导放线小车组合装置,可以在站前铺完轨但未调整到位的期间进行接触网放线,实现承力索和接触网导线同时放线来提高放线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接触网施工的承导放线小车组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铁轨上的承力索线盘小车、接触线线盘小车和梯车;所述梯车上分别设置有上滑轮和位于上滑轮下方的下滑轮;所述承力索线盘小车上设置有第一放线架、第一卷扬机和承力索线盘,所述承力索线盘放置在第一放线架上,承力索经所述第一卷扬机后,挂设在所述上滑轮上;所述接触线线盘小车上设置有第二放线架、第二卷扬机和接触线线盘,所述接触线线盘放置在第二放线架上,接触线经所述第二卷扬机后,挂设在所述下滑轮上。
所述承力索线盘小车和接触线线盘小车均包括设置在铁轨上的四个车轮和位于四个车轮上的平台板。
所述梯车包括设置四个车轮和位于四个车轮上的梯车架,所述梯车架上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架,第一滑轮架下方设置有第二滑轮架,所述上滑轮和下滑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滑轮架和第二滑轮架上。
所述梯车上通过链条连接有制动铁鞋和钢卡。
所述承力索线盘小车、接触线线盘小车和梯车的车轮均为绝缘轮。
所述梯车设置在接触线线盘小车后方60m处。
所述上滑轮和下滑轮为闭口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接触网施工的承导放线小车组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铁轨7上的承力索线盘小车3、接触线线盘小车2和梯车,通过在小车上放置放线架,并放置卷扬机提供张力,再用一辆设置有滑轮的梯车进行导向,可以实现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同时放线;比正常的轨道车放线作业节省工时,节约成本,且设备进场方便,具有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卷扬机提供小张力,可以更好的控制线材的顺直和平整度,比普通的人工单根放线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放线质量,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张力放线作业中。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灵活、运输方便、组装方便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普速铁路新线段放线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接触网施工的承导放线小车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力索线盘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1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