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2047.3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瑞;李斌;林青颖;王瑜;范皓瑜;尚志强;武建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常村大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6102 山西省长治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压机 余热 回收 管路 快速 连接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包括接头一和接头二,所述接头二插设在接头一内,所述接头一的外壁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贯穿接头一的外壁延伸至内部固定有位于接头二外侧的弧形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接头一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插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上固定有位于两个弧形杆外侧的呈“L”型的推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壁开设有与插口内连通的螺纹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板推动弧形杆的转动使弧形板与接头二的外壁抵紧,完成接头一与接头二之间的连接,拆卸时旋松螺栓即可,固定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
由于空压机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常用空压机余热回收设备进行余热的利用,空压机余热回收是指一款新型高效的余热利用设备,靠吸收空压机废热来把冷水加热的,没有能源消耗。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余热利用设备,主要用于解决员工的生活、工业用热水等问题,在空压机余热回收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与水路进行连接,常见的管道之间一般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在进行安装拆卸时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包括接头一和接头二,所述接头二插设在接头一内,所述接头一的外壁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贯穿接头一的外壁延伸至内部固定有位于接头二外侧的弧形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接头一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插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上固定有位于两个弧形杆外侧的呈“L”型的推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壁开设有与插口内连通的螺纹口,所述螺纹口内旋有下端与移动杆外壁相接触的螺栓。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远离接头一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与其中一个推板之间固定有伸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的半径与接头二的半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接头一的下端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向内的折边,所述接头二的下端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下侧壁与折边的上侧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陶瓷密封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的优点在于:
1、设置折边和密封圈,接头一插入至接头二内,折边对密封圈进行限位,防止接头二继续下移,同时保证了折边能与密封圈进行抵紧,保存密封效果;
2、往安装板的一侧推动移动杆,移动杆往插口内移动,同时推板与弧形杆的外壁接触挤压,推动弧形杆往内侧转动,弧形板与接头二的外壁抵紧,此时,往下旋转螺栓与对移动杆进行固定,完成接头一与接头二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板推动弧形杆的转动使弧形板与接头二的外壁抵紧,完成接头一与接头二之间的连接,拆卸时旋松螺栓即可,固定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管路快速连接接头的正视图。
图中:1接头一、2接头二、3折边、4密封圈、5安装板、6推板、7弧形板、8移动杆、9螺栓、10伸缩弹簧、11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常村大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常村大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2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推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鹤管锁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