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湿法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2794.7 | 申请日: | 201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2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超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湿法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湿法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罩,所述的吸尘罩连接除尘柱的顶端,除尘柱的底端连接底座;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万向轮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旋转球将吸尘罩旋转至需要进行除尘的地方,然后启动抽风机进行除尘,尘土进入到除尘柱内,通过喷雾环进行喷雾处理后落到渗透板上,灰尘上的水分通过渗透进入到盛水腔内进行旋转使用,通过本实用新型首先能够实现使用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节约用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湿法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除尘技术,也叫洗涤式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与含尘气体相互接触,伴随有热、质的传递,经过洗涤使尘粒与气体分离的技术;
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湿法除尘装置使用不便,不能够全方位的进行除尘,另一方面湿法除尘浪费水资源,不能循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不便以及浪费水资源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湿法除尘装置,它可以实现使用便捷而且水资源能循环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湿法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罩,所述的吸尘罩连接除尘柱的顶端,除尘柱的底端连接底座;
所述的除尘柱的顶端开设有球槽,所述的吸尘罩的一端连接有旋转球,所述的旋转球位于球槽内,且旋转球内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的球槽和旋转球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所述的除尘柱内部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下方设置有渐缩罩,渐缩罩的下方设置有喷雾环,喷雾环的下方设置有渗透板,所述的抽风机、渐缩罩、喷雾环和渗透板均和除尘柱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喷雾环上表面连接有若干个喷雾口,所述的喷雾环内部设置有水通道,所述的水通道和喷雾口与底座连通;
所述的底座下表面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的底座内部设置有盛水腔,底座上表面连接有加水口和通气孔,通气孔与加水口均和盛水腔连通;
所述的盛水腔内设置有微型防水水泵,微型防水水泵通过循环管和喷雾环内得水通道连接,微型防水水泵电连接电源。
优选地,所述的渗透板一侧的除尘柱上开设有除污门。
优选地,所述的渗透板下表面连接有渗透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万向轮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旋转球将吸尘罩旋转至需要进行除尘的地方,然后启动抽风机进行除尘,尘土进入到除尘柱内,通过喷雾环进行喷雾处理后落到渗透板上,灰尘上的水分通过渗透进入到盛水腔内进行旋转使用,通过本实用新型首先能够实现使用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吸尘罩;2、除尘柱;3、底座;4、球槽;5、旋转球;6、通风孔;7、密封层;8、抽风机;9、渐缩罩;10、喷雾环;11、渗透板;12、喷雾口;13、万向轮;14、盛水腔;15、加水口;16、微型防水水泵;17、循环管;18、除污门;19、通气孔;20、渗透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超,未经陈海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2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挂胶橡胶辊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除草屑机构的梳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