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仪的辅助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5637.1 | 申请日: | 201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伟;郑立伟;任利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基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辅助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质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弹仪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抵接杆,三个抵接杆的中心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三个抵接杆的两端形成的平面和抵接杆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定位板,三个抵接杆穿过固定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定位板和抵接杆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开设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二定位板,三个抵接杆穿过固定在第二定位板上,第二定位板设置在第一定位板的上方,第二定位板平行于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开设在第二定位板上,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形成的直线和抵接杆的轴线平行,该辅助定位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垂直度误差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质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弹仪的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回弹仪是一种无损测量混凝土强度的仪器。回弹仪的基本原理是用弹簧驱动重锤,重锤以恒定的动能撞击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触的弹击杆,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重锤的反弹动能,当反弹动能全部转化成势能时,重锤反弹达到最大距离,仪器将重锤的最大反弹距离以回弹值(最大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的名义显示出来。
自从1948年瑞士发明回弹仪以来,回弹法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了,虽然现在各种数字化的回弹仪层出不穷,但是目前最原始的机械式回弹仪仍然拥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这主要得益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势。但是该种回弹仪在进行使用时,主要是工作人员将回弹仪垂直抵接在混凝土的表面上,然后进行回弹值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需要将回弹仪垂直抵接在混凝土的表面,在实际的测量中,工作人员并不能真正的将回弹仪完全垂直抵接在混凝土表面,这就给工作人员所测量的回弹值造成了一定的误差,为了尽量的降低工作人员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回弹仪和混凝土表面不垂直的原因所带来的误差,现设计一种能够稳定将回弹仪定位在混凝土表面的辅助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仪的辅助定位装置,其具有定位准确、垂直度误差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回弹仪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抵接杆,三个所述抵接杆的中心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三个抵接杆的两端形成的平面和抵接杆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定位板,三个所述抵接杆穿过固定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定位板和抵接杆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开设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二定位板,三个所述抵接杆穿过固定在第二定位板上,第二定位板设置在第一定位板的上方,第二定位板平行于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开设在第二定位板上,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形成的直线和抵接杆的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三个点能够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三个抵接杆的一端所构成的平面和抵接杆的轴线平行,这就使得抵接杆的该端抵接在混凝土表面时,三个抵接杆的底端抵接在混凝土的表面,从而保证三个抵接杆上的三个点均在混凝土表面所形成的的平面上,这就使得三个抵接杆的底端所形成的的平面和混凝土的表面所在的平面高度的吻合,从而保证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形成的轴线尽可能的和混凝土的表面垂直,从而降低了回弹仪和混凝土表面的垂直度误差,提高了回弹仪所测量的回弹值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三个所述抵接杆形成正三棱柱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三棱柱的形状在三棱柱的形状中时最稳定的,主要是由于正三棱柱的形状中,三棱柱的重心是在三棱柱的最中间,相对于其他的三棱柱不易倾倒,从而使得该辅助定位装置抵接在混凝土表面上时,该定位装置不易倾斜 ,从而提高了回弹仪测量的回弹值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呈三角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既能很好的将三个抵接杆连接起来,又降低了材料的使用,工作人员也方便进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基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基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5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针入度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防止二次冲击的跌落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