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合茶球使用的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7907.2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9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叶丽婉 |
地址: | 51147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使用 茶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合茶球使用的茶壶,包括:内胆和壶体;所述内胆为倒圆台状结构,具有上缘和下缘,所述上缘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缘的宽度,且所述上缘开口,所述下缘为闭合端面;所述上缘还设有一外缘台,所述外缘台活动挂设于壶口边缘,使得所述内胆悬挂于所述壶体内,且所述下缘的闭合端面上设有细缝,本技术所采用的内胆结构使得茶球在冲泡时得以固定,并且其中的杂质和细小微粒能够收集在内胆中,使得茶品口感更佳,以改善现有茶壶大多是将茶叶直接放入进行冲泡,导致将茶叶中的部分杂质和细小颗粒溶入水中,影响消费者的口感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茶球使用的茶壶。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地,茶产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茶产业在经济总量、产业集中度,茶叶产品科技含量和科技研究水平都是在稳步增长和提升,中国21个省900多个县,约有8000多万涉茶人口,这也意味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茶,在必要的社交、送礼、议事、庆典等场合也需要茶的添色,不同地区的人对于茶文化的探索有所不同,有十分重视茶道的地区,也有格外注重茶叶的地区,使用的茶叶不同、茶具不同都可能带来不同的滋味。
现如今大多数茶壶大多是包括壶盖和壶身,茶叶直接放入进行冲泡,偶尔也有部分会增设一个滤篓置于茶壶中用于隔开茶叶,这样很有可能将茶叶中的部分杂质和细小颗粒溶入水中,影响消费者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配合茶球使用的茶壶,包括:内胆和壶体;所述内胆为倒圆台状结构,具有上缘和下缘,所述上缘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缘的宽度,且所述上缘开口,所述下缘为闭合端面;所述上缘还设有一外缘台,所述外缘台活动挂设于壶口边缘,使得所述内胆悬挂于所述壶体内,且所述下缘的闭合端面上设有细缝,所述内胆下部的内侧面上沿周向等间距设有多个竖直凸台,所述竖直凸台与所述内胆下缘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内胆长度的一半本技术所采用的内胆结构使得茶球在冲泡时得以固定,并且其中的杂质和细小微粒能够收集在内胆中,使得茶品口感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茶壶还包括壶盖。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外侧面中部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从下往上向外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圆台与所述外缘台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内胆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上缘与所述圆台之间的所述内胆外侧面上设有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细缝连通所述内胆外壁和下缘。
进一步地,所述细缝设有多组且为径向,其沿周向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壶盖、内胆以及壶体均为一体成型的透明玻璃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使得茶球在冲泡过程中得到固定,不易四处滚动,使得冲泡不够均匀,其次固定茶球能够使茶球中的部分杂质不易析出,有很好的口感。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茶球使用的茶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茶球使用的茶壶的内胆示意图。
其中,1-壶盖;2-内胆;3-壶体;21-外缘台;22-圆台;23-竖直凸台;24-细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7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鸣音监测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省力园林高枝修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