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纱生产车间清洁两用推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8543.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0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开雁;朱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16 | 分类号: | A47L13/16;A47L13/42;A47L13/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 生产 车间 清洁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细纱生产车间清洁两用推把,包括推把,所述推把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握把,所述握把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右侧表面的顶部;六个凹槽,六个所述凹槽等距离均匀的开设在推把的前后两侧;六个磁力片,六个所述磁力片对应的设置在六个凹槽的内部;布条,所述布条粘接在推把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通过手持握把,而后将推把在地面上推过,此时地面上的钢丝圈及遗落的小零件受到磁力片的磁力而被吸附住,同时由于在推把的底部还设置有布条,推把的推动使得布条能够清扫地面的飞花,从而可迅速收集散落在地面上的细小钢丝圈,减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清洁生产现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细纱生产车间清洁两用推把。
背景技术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新型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纺纱机理主要是: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凝聚区,基本消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纺纱加捻三角区。纤维须条从前罗拉前口输出后,先经过异形吸风管外套网眼皮圈,须条在网眼皮圈上运动,由于气流的收缩和聚合作用,通过异形管的吸风槽使须条集聚、转动,逐步从扁平带状转为圆柱体,纤维的端头均捻入纱线内,因此成纱非常紧密,纱线外观光洁、毛羽少。紧密纺纱线强力较高,毛羽较少。在编织过程中最不易产生磨毛的现象。
现在的细纱紧密纺生产过程中,需频繁更换钢丝圈,更换下来的细小钢丝圈极不易收集,大量散落在生产现场,不只影响了生产环境,也大量镶入车间的各车辆橡胶轮胎中,造成轮胎报废。因此生产中需要快速方便地收集散落掉在地面上的钢丝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生产车间清洁两用推把。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细纱生产车间清洁两用推把,包括推把,所述推把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握把,所述握把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右侧表面的顶部;
六个凹槽,六个所述凹槽等距离均匀的开设在推把的前后两侧;
六个磁力片,六个所述磁力片对应的设置在六个凹槽的内部;
布条,所述布条粘接在推把的底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把的形状为长方体状,且所述推把顶部的宽度大于连接杆的直径大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握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握持槽,用于使用者通过手部进行握持。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和磁力片的形状均为圆形状,且所述凹槽的孔径大小大于磁力片的直径大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力片的背面通过胶水粘接在凹槽的内部,且所述磁力片的外圈表面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密封圈,用于防止灰尘和细小钢丝圈进入磁力片的外圈表面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内而难以清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纱生产车间清洁两用推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细纱生产车间清洁两用推把,通过设置推把、连接杆、握把、凹槽、磁力片、布条和密封圈,使用者通过手持握把,而后将推把在地面上推过,此时地面上的钢丝圈及遗落的小零件受到磁力片的磁力而被吸附住,同时由于在推把的底部还设置有布条,推把的推动使得布条能够清扫地面的飞花,从而可迅速收集散落在地面上的细小钢丝圈,减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清洁生产现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1-甲基咪唑生产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对点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