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冷风扇顶板及包含该种顶板的冷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8882.8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2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阮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生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2;F24F1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刘万磊 |
地址: | 3153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风扇 顶板 包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冷风扇顶板,包括安装区及水箱区;所述安装区设置有连接装置,顶板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冷风扇的前板、后板以及侧板相连接;所述安装区、水箱区是一体的,包含水箱区和安装区的顶板构成冷风机的顶部密闭体。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所述一体式冷风扇顶板的冷风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冷风扇顶板的一体式设计,可减少生产步骤,降低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维护维修更加方便快捷,可降低故障率及售后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箱区为一个整体,只需要一个进水口,不需要使用多通接口,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制冷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冷风扇顶板及包含该种顶板的冷风扇。
背景技术
蒸发式冷风扇(又称为“空调扇”),是一种利用水蒸发原理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加湿、降温的系统,一般包括上水箱、下水箱、水泵、湿帘、风扇、进风口、出风口等部件。当空调扇工作时,将环境中的空气抽入空调扇内,空气流经多孔、湿润的湿帘时,湿帘表面的大量水分蒸发,空气中由温度体现的热转化为蒸发潜热,从而降低空气自身的温度,空调扇将经过湿帘降温的冷空气引入室内,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上水箱是冷风扇的主要部件之一。冷风扇工作时,下水箱中的水,通过位于下箱内的水泵抽水返回到上水箱中,再经由上水箱的下水口流到湿帘上,经湿帘后最终流回下水箱,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
现有技术中,特别是大功率的冷风扇,上水箱被设置于上盖下方,湿帘上方,由于上水箱位于冷风扇内部,安装过程必须在冷风扇内部进行,维护时必须打开冷风扇机箱,十分不便。另外,于对大功率冷风扇,上水箱通常体积较大,模具费用高昂,几个水箱不会做成一个整体,通常会采用每个湿帘对应一个小水箱的方式。因此,在水泵抽水返回上水箱的过程中,必须经由多通管道才可将水分别回抽到各个小水箱内。造成产品组装过程繁琐,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多通管道故障发生机率高,维护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冷风扇上水箱,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故障率,产品的维护维修更加简单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一体式冷风扇顶板,减少了产品零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及产品故障率,提升了产品维护维修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冷风扇顶板,被设置于冷风扇的上部区域,并与冷风扇的前板、后板、侧板以及下水箱等组合后形成冷风扇内部的闭合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区及水箱区;所述安装区设置有连接装置,顶板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冷风扇的前板、后板以及侧板相连接;所述安装区、水箱区是一体,与顶板的其他区域共同形成冷风机的顶部密闭体。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区包括进水区,储水区及排水区;所述水箱区为周围高中间低的盘状结构,由水泵通过输水管从下水箱输送来的冷却水,经过所述进水区进入水箱区内,储存于所述储水区内,通过所述排水区流出水箱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区被设置于水箱区底部,包括进水管和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口之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进水管与输水管的一端相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与设置于下水箱中的水泵相连接;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水箱区内部,其水平高度被设置为高于所述排水区的水平高度。冷风扇运行时,下水箱内的冷却水被水泵吸入输水管,经过进水管与出水口,流入水箱区内。
进一步地,一个顶板,只设置有一个进水管,连接此进水管与输水管即可完成输水管的组装。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区设置于所述储水区侧面。包括进水管,出水口,蓄水区及挡水条;所述蓄水区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挡水条之间;所述挡水条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挡水条相互连接或者与顶板的其他部件结合围绕所述出水口形成密封区域;冷却水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口流入后,先在所述蓄水区聚积,待水位达到所述挡水条高度时,从所述挡水条边沿均匀溢出,流入储水区。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开机时,所有排水口可在同一时间有冷却水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生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生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蜂鸣器稳定驱动管栅极电压的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不锈钢法兰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