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热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8887.0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1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曹世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百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3/12;F25D23/06;F25D29/00;H05B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杨艳 |
地址: | 511385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柜,包括柜体、加热箱、冷藏箱以及柜门,柜体的腔体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为制热腔和制冷腔,加热箱安装于制热腔内,该加热箱开设有加热腔,该加热腔通过第三分隔板分隔为若干个第一容纳腔,冷藏箱安装于制冷腔内,该冷藏箱开设有冷藏腔,该冷藏腔通过第四分隔板分隔为若干个第二腔室,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以及第四分隔板的自由端均延伸至位于腔体的开口位置,当柜门扣合时,其中一柜门的内侧与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抵接,另一柜门的内侧与第二分隔板、第四分隔板抵接。其能够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能够存储更多的食物,同时其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窜味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柜。
背景技术
目前,冷藏柜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其通常具有冷冻和低温保鲜等功能,有的冷藏柜为了满足冬天的需求,具有切换制热的功能,也不乏一些多箱并同时能够实现冷冻和制热的冷藏柜,但是大多数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难以实现冷藏柜的空间的充分利用,而且在冷冻或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窜味的现象,比如:较为典型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452405.2)所公开的一种新型的智能温控冷热柜,其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内安装有盘状电热丝,而下箱体内安装有冷凝器和压缩机,即上箱体为制热箱体,下箱体为冷藏箱体,由于其上箱体和下箱体均具有单一的腔体,导致上箱体或下箱体能够同时装载的食物较少,难以充分利用上箱体和下箱体的空间,另外,当同时冷藏或加热多种食物时,容易发生窜味的现象,影响食物的味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柜,其能够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能够存储更多的食物,同时其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窜味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冷热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开设有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分隔板,以将所述腔体分隔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壁、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壁连接,以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为制热腔和制冷腔,且所述第二分隔板的自由端延伸至位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位置;
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安装于所述制热腔内,且所述加热箱的外壁面上安装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箱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若干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三分隔板,以将所述加热腔分隔为若干个第一容纳腔,且所述第三分隔板的自由端延伸至位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位置;
冷藏箱,所述冷藏箱安装于所述制冷腔内,且所述冷藏箱的外壁面上安装有冷凝器,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冷藏箱开设有冷藏腔,所述冷藏腔内设有若干依次间隔设置的第四分隔板,以将所述冷藏腔分隔为若干个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第四分隔板的自由端延伸至位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位置;
柜门,所述柜体的两侧均铰接有所述柜门,铰接于所述柜体的两侧的柜门分别能够扣合于所述加热腔的开口、所述冷藏腔的开口,当所述柜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中一所述柜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抵接,另一所述柜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分隔板、第四分隔板抵接;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柜体上,且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冷凝器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的内侧设有若干密封胶环,与所述加热腔的开口扣合的柜门的密封胶环环绕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边缘设置,与所述冷藏腔的开口扣合的柜门的密封胶环环绕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边缘设置,当所述柜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所述加热腔的开口扣合的柜门的密封胶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边缘密封抵接,与所述冷藏腔的开口扣合的柜门的密封胶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边缘密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