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纵切机下超宽冷端输送辊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9113.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0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芹;印文忠;张兴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华勘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3 | 分类号: | C03B3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纵切机下超宽冷端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纵切机下超宽冷端输送辊道,包括辊道支架和辊子,所述同步传动带轮的下端右侧连接有电机减速机,且电机减速机的右侧设置有立柱,所述同步传动带轮的右端连接有传动通轴,且传动通轴的下方固定有传动梁,所述传动通轴的内侧连接有被动齿轮,且被动齿轮的内侧连接有全胶辊子,所述中间梁设置于全胶辊子的中端,且中间梁的内部连接有联轴器,所述传动梁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前辊道,且传动梁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后辊道,所述全胶辊子的内侧连接有带座轴承,且带座轴承的下端固定有非传动梁。该适合纵切机下超宽冷端输送辊道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构成锥齿轮组,可以有效将转动效果传递给全胶辊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线输送辊道,具体为一种适合纵切机下超宽冷端输送辊道。
背景技术
一般700T/d以上,原板宽度在5200mm以上,冷端输送辊道就属于超宽辊道,一般采用三支撑和四支撑辊道,目前四支撑辊道在超宽辊道中广泛应用,在四支撑之间的辊子采用梅花联轴器连接,通常纵切机下梅花联轴器上安装一个胶圈,用于中分玻璃板的起到支撑作用,这种特制梅花联轴器是悬臂结构,目前来看使用效果不是很好,另外,玻璃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跑偏,或者不等分玻璃时,纵切机的刀会落在辊子上的胶圈与梅花联轴器之间,这样就会影响纵切机的切割,刀痕处掰断效果不好。
市场上的输送辊道使用的悬臂结构的联轴器使用效果不佳,玻璃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跑偏或者纵切机落刀位置错误导致刀痕掰断效果不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合纵切机下超宽冷端输送辊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纵切机下超宽冷端输送辊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输送辊道使用的悬臂结构的联轴器使用效果不佳,玻璃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跑偏或者纵切机落刀位置错误导致刀痕掰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纵切机下超宽冷端输送辊道,包括辊道支架和辊子,所述同步传动带轮的下端右侧连接有电机减速机,且电机减速机的右侧设置有立柱,所述同步传动带轮的右端连接有传动通轴,且传动通轴的下方固定有传动梁,所述传动通轴的内侧连接有被动齿轮,且被动齿轮的内侧连接有全胶辊子,所述中间梁设置于全胶辊子的中端,且中间梁的内部连接有联轴器,所述传动梁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前辊道,且传动梁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后辊道,所述全胶辊子的内侧连接有带座轴承,且带座轴承的下端固定有非传动梁。
优选的,所述立柱包括下拉梁和小支座,且立柱的中端设置有下拉梁,所述立柱的下端连接有小支座。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小支座之间为螺栓连接,且上拉梁之间为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传动通轴包括主动齿轮、通用联轴器和通用轴带座轴承,且传动通轴的外表壁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右侧设置有通用联轴器,且通用联轴器的右侧设置有通用轴带座轴承。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横截面呈格林森弧齿结构,且主动齿轮的内部形状结构与传动通轴的外部形状结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联轴器共设置有六个,所述中间梁共设置有四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目前玻璃板在线生产一般为、中分、偏分、三分、四分、五分、优化等,再加上去除原玻璃带边部,就有3-6处纵切刀痕,那么设计六支撑辊道时,就要根据业主生产玻璃板规格进行设计,将两侧的辊子用于承担原玻璃带边和边部优化的纵切机刀头下刀处,中间的辊子用于承担中分、偏分、三分、四分、五分的纵切机刀头下刀处,这样可满足任意玻璃板规格的纵切;
2、此处六支撑的辊道辊子满足刚性的需求情况下,胶圈外径与前后辊子胶圈外径相同,齿轮传动也同前后辊子传动,其他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全胶圈辊子可以采用30-40mm厚的胶圈套满或者采用硫化橡胶挂满均可,然后再进行磨削到需要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华勘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华勘玻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9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输料控制导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