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训练棋及训练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9691.3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廖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F3/00 | 分类号: | A63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宋朋飞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训练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训练棋及训练工具,属于棋类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多功能训练棋包括:棋体和手持部,所述棋体和所述手持部连接,其中,所述棋体的一面用于与棋盘接触,所述手持部向所述棋体的另一面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及训练工具,能帮助手部功能受损的患者通过手持部抓握棋子的方式来进行手部功能的恢复训练,进一步帮助手部功能受损的患者恢复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训练棋及训练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棋类通常由棋子和棋盘组成,棋子以表面光滑的圆盘型以及特定的柱状为主;下棋者通常使用手指末端抓握棋子;棋盘通常只能水平摆放。
传统棋类游戏适用于上肢、手功能较好者使用。在使用时,不需要对棋的棋柄以及棋座有过多的要求。
然而对于存在手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无法直接抓握传统棋子,部分手功能不能得到全面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训练棋及训练工具,能够通过不同的抓握棋子的方式训练恢复手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训练棋,包括:棋体和手持部;
所述棋体和所述手持部连接,其中,所述棋体的一面用于与棋盘接触,所述手持部向所述棋体的另一面延伸。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为柱状棋柄。
可选地,所述柱状棋柄为外表面光滑的柱状棋柄。
可选地,所述柱状棋柄上设有抓握部。
可选地,所述抓握部为与所述柱状棋柄首尾相连的环形;或者,所述抓握部的一端与所述柱状棋柄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抓握部为设置于所述柱状棋柄顶部的球状部件。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设有至少两个与手指形状匹配的凹陷捏握口。
可选地,所述棋体和所述手持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棋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螺纹;所述手持部的一端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棋体螺接。
可选地,所述棋体的一面设有与棋盘相连的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为磁体或胶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训练工具,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以及与所述多功能训练棋匹配的棋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及训练工具中,多功能训练棋包括:棋体和手持部,棋体和手持部连接,其中,棋体的一面用于与棋盘接触,手持部向所述棋体的另一面延伸。采用上述多功能训练棋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能帮助手部功能受损的患者通过手持部抓握棋子的方式来进行手部功能的恢复训练,进一步帮助手部功能受损的患者恢复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的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的另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的另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训练棋的另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9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准数据线分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式螺旋卸料过滤式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