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X射线探伤机用升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9751.1 | 申请日: | 201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0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余薇;沈立新;杨勇;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中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26;G01N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探伤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射线探伤机用升降架,应用在无损检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含机架,机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机架上设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同步液压千斤顶,同步液压千斤顶上设有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部分延伸出机架的测量板,X射线探伤机被放置在测量板上,测量板上开设有与X射线探伤机的发射口相对应的第一测量孔;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支撑X射线探伤机上下移动并将其固定到管道的上方,以便于X射线探伤机可以对管道进行无损探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探伤机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X射线探伤机用升降架。
背景技术
X射线探伤机原理是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其中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方法。X射线可以检查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内部缺陷,例如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性缺陷。
公告号CN201607414U公开了一种支撑架,框架左支框和框架右支框的上下卡环卡接在X射线机主机的上下端部,框架左支框和框架右支框通过支架框架连接板采用螺栓固定;支架可调支腿上端套接在支架锁紧手柄的轴上,设置在支架锁紧手柄端部的支架锁紧盘卡接在框架左支框和框架右支框上的支架框架锁紧孔内,机身框架和支架可调支腿通过旋转支架锁紧手柄连接。在使用X射线探伤机对管道进行无损探伤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将X射线探伤机抬起放置到管道的上方,以便于对管道进行无损探伤检测,这种支撑架不具有升降结构,难以将X射线探伤机撑起放置到管道的上方,不适用于管道的无损探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探伤机用升降架,其优点是:可支撑X射线探伤机上下移动并将其固定到管道的上方,以便于X射线探伤机可以对管道进行无损探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X射线探伤机用升降架,包含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机架上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同步液压千斤顶,所述同步液压千斤顶上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有部分延伸出机架的测量板,X射线探伤机被放置在所述测量板上,所述测量板上开设有与X射线探伤机的发射口相对应的第一测量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滚轮推动机架移动至待测量管道处,启动同步液压千斤顶将升降台向上顶起,直至测量板下表面的高度高于测量管道的高度,之后推动机架朝测量管方向移动,使得测量板上的X射线探伤机整体位于管道的上方,之后启动同步液压千斤顶带动升降台向下移动,直至测量板与管道相接触,此时,X射线探伤机启动发射的X射线可透过第一测量孔对管道进行无损探伤操作。因此,机架和升降台可带动X射线探伤机移动至待测管道的上方,以便于X射线探伤机可以对管道进行无损探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板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板和两个第二定位板,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定位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板背离测量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与X射线探伤机外周缘相匹配的固定槽,X射线探伤机架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板上的固定槽内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板相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定位板和两个第二定位板起到固定X射线探伤机位置的作用,使得X射线探伤机难以相对于测量板发生移动,减少了机架在带动测量板上的X射线探伤机移动时,由于道路凹凸不平,机架与测量板发生抖动,导致X射线探伤机从测量板上跌落摔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板上还分别设有两个调整板,两个所述调整板分别位于第二定位板背离第一定位板的一侧,所述调整板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抵紧轴,所述抵紧轴朝向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不同长度的X射线探伤机放置到两个第一定位板的固定槽内,之后分别转动两个抵紧轴,带动两个第二定位板移动,直至两个第二定位板分别抵紧在X射线探伤机上,从而起到固定X射线探伤机的效果;因此,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可将不同长度的X射线探伤机固定到测量板上,提升了该升降架对不同长度X射线探伤机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中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中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9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温废气处理的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米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