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雨棚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0021.3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特来电(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C3/32;B60L53/30;B60L53/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雨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雨棚,包括充电总控箱、雨棚结构箱体、充电枪、充电枪底座、雨棚顶棚、雨棚结构柱、充电枪挂钩、充电枪线、充电枪连接线;所述雨棚结构箱体前端中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充电枪挂钩。本实用新型更具有方便充电、集中控制、布局简单便捷;本产品克服了传统的充电桩与雨棚相结合产生的布置冗余杂乱不合理,两套系统的相结合,在结构上和产品升级上进行了创新升级。本产品多采用镀锌钢材、镀锌管材等原材料,多种模具化配套成型,制作加工中严格控制尺寸。设备主要用于室外,外观结构设计要求比较高,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大,外观质量和产品质量必须要符合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给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的雨棚。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实施能源战略调整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二五”以来,在规模、技术、配套设施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要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趋势和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求,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支柱产业。根据《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
在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72.9万辆,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是2012年的63.3倍和60.7倍,连续3年全球产销量排名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一半以上。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发展势头迅猛。
由于公交车具有人均耗能小、道路使用率高等优点,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公共交通的建设,通过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清洁舒适等特点,能够缓解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纯电动公交结合了电动汽车与公共交通的优势,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各地政府加大了对纯电动公交车的支持力度,公交企业也加大了对纯电动公交的投资力度。
2015年,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电动汽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为加快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应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做出了新的规定。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均有所调整,相较2016年,2017-2020年间,补贴金额每隔两年均将下降20%。补贴金额的逐渐下降,反映了电动汽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公共交通电动化对于节能减排以及减轻环境污染效果显著。据测算,与传统柴油大巴相比,纯电动公交车可节能72.9%。深圳市实现专营公交全面电动化后,年度总节能相当于标准煤约36.6万吨,每年预计将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约431.6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135.3万吨。
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及充电环境的需求,一种即能满足充电需求,又能满足遮风避雨环境的雨棚是必须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传统的充电单桩或者终端,融为现场雨棚结构的一部分,使充电更为便捷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雨棚,包括充电总控箱、雨棚结构箱体、充电枪、充电枪底座、雨棚顶棚、雨棚结构柱、充电枪挂钩、充电枪线、充电枪连接线;充电总控箱是集充电控制单元、通讯单元为一体的充电中心;所述雨棚结构箱体,前端设有充电设备,后部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并设置有灯源结构;所述充电枪底座,用于充电枪固定使用;所述雨棚结构柱,可穿线使用,内部中空并起整个结构的支撑作用;所述充电枪连接线与充电枪线连接,所述充电总控箱与充电枪连接线连接,所述雨棚结构箱体前端中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充电枪挂钩,所述充电枪挂钩用于吊挂充电枪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特来电(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特来电(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0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颗粒燃料机
- 下一篇:碳化硅冶炼直流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