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0069.4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智清;肖根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10 | 分类号: | F21V2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头 软管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软管的一端形成软管连接部,在软管连接部近末端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灯头的一端上开设有灯头连接部,灯头连接部中开设有与软管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通孔,软管连接部能适配地插入连接通孔中并相互配合形成防转定位结构,使软管连接部与灯头连接部保持相对固定不可转动,灯头内可拆卸地连接有一限位片,限位片能卡入软管连接部上的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以防软管连接部从连接通孔中退出。本实用新型的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其装配过程简单,不会产生滑牙风险,连接稳固,能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与用电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台灯的灯头和软管通常是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而螺纹连接存在滑牙的风险,会导致连接部稳固甚至脱落形成用电安全隐患,且在装配过程中,由于灯头与软管螺纹连接的无定向性,这将导致灯头与软管旋紧后,灯头的发光面与软管的相对位置无法得到保证,使在出厂时各照明灯的灯头的发光面朝各个方向的都有,出厂包装时还可能需要人工进行一定调整,影响装箱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的灯头和软管使用螺纹连接存在滑牙的风险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软管的一端形成软管连接部,在软管连接部近末端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灯头的一端上开设有灯头连接部,灯头连接部中开设有与软管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通孔,软管连接部能适配地插入连接通孔中并相互配合形成防转定位结构,使软管连接部与灯头连接部保持相对固定不可转动,灯头内可拆卸地连接有一限位片,限位片能卡入软管连接部上的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以防软管连接部从连接通孔中退出。
进一步,所述软管连接部与连接通孔的截面呈相互适配的非圆状,以相互配合形成防转定位结构,使当软管连接部插入灯头连接部的连接通孔内时不能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所述软管连接部与连接通孔的截面呈相互适配的D形结构。
进一步,通过软管连接部与连接通孔的配合使灯头能具有方向性地连接在软管连接部上,以确保灯头的发光面与软管的相对位置不变。
进一步,所述灯头内设有限位片固定部,限位片可拆地连接在限位片固定部上并能与软管连接部上的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
进一步,所述限位片固定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耳板和第二固定耳板,第一固定耳板和第二固定耳板分别设置在灯头连接部出口端的两侧,且第一固定耳板和第二固定耳板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限位片相对的两端上分别形成有一能卡入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上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限位片底部设有卡槽,当限位片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卡入第一固定耳板和第二固定耳板上的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中时,限位片底部的卡槽能适配地卡入软管连接部上的限位槽中以形成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软管的一端形成软管连接部,在软管连接部近末端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灯头的灯头连接部中开设有连接通孔,软管连接部能适配地插入连接通孔中并相互配合形成防转定位结构,使软管与灯头保持相对固定不可转动,而后可拆卸地连接在灯头内的限位片能与软管连接部上的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通过防止定位结构以及限位片的限位作用使得灯头与软管能形成稳固的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灯头与软管的连接结构其装配过程简单,不会产生滑牙风险,连接稳固,能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与用电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0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