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把手的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1086.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2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水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苗浩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把手 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把手的杯子,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调节组件、杯身和与杯身固定连接的杯把手,所述杯身内设有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外形呈沙漏状,所述杯把手包括第一杯柄和与第一杯柄铰接的第二杯柄,所述第一杯柄通过调节组件固定在第二杯柄上,所述第二杯柄在杯身内装有水当做把手使用,且第二杯柄向上翻折180°可将杯身倒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杯子倒扣晾干,干净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把手的杯子。
背景技术
杯子,(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在古代喝茶的杯子被称为盖碗。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无论是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这一时期杯型最为奇特多样:带耳的有单耳或双耳杯、带足的多为锥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木杯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杯子由于只具有盛装水资源的功能,其功能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在杯子清洗完毕后,水分会在杯底积聚,若不及时除去,易滋生细菌。现有的解决办法是用抹布或纸巾将杯子内的水分擦拭干净,这种办法会使抹布上的棉屑或纸巾上的纸屑在杯子的内部残留。还有一种办法是将杯子扣放在桌面。这种办法虽然能使杯子底部的水分沿杯子的内壁快速流下,但是由于杯子内壁与桌面形成密闭的空间,杯子内部通风不良,水分不能迅速蒸发,从而使细菌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双把手的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杯底内的水分不能及时去除导致细菌的滋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把手的杯子,包括调节组件、杯身和与杯身固定连接的杯把手,所述杯身内设有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外形呈沙漏状,所述杯把手包括第一杯柄和与第一杯柄铰接的第二杯柄,所述第一杯柄通过调节组件固定在第二杯柄上,所述第二杯柄在杯身内装有水当做把手使用,且第二杯柄向上翻折180°可将杯身倒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杯身上对称布置有两个杯把手,当杯内放置有热水时,为了端拿时的稳定性,可通过双手拿捏两个杯把手,保持杯身的平衡性从而不会造成杯身倾斜漏水的现象,在杯身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装水时,水沿着第一腔体逐渐漫入第二腔体内,直至第二腔体水满之后才会在第一腔体内注水,由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外形呈沙漏状,在保持原有喝水的功能下,还具有计时的功效,例如早晨起床漱口的时间,比手腕力也是常玩的一种游戏,通过该杯子内计时能确定胜负,而且不用特地寻找计时器,简单方便,实用性强,由于杯身内存在两个腔体,第二腔体内的水分难以得到很好的清除,此时通过将第二手柄向上转动180°使得第二手柄凸出于杯身的杯口,再将杯身倒置通过第二手柄支撑在指定的位置,由于杯身倒放使得两个腔体内的残留水分及时排出杯身,避免细菌的滋生,同时避免杯口直接接触桌面或其他放置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凸轮件和用于固定凸轮件的紧固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件用以贴合在第二杯柄上,通过紧固螺母对凸轮件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将第一杯柄和第二杯柄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件包括凸块和固定在凸块上的弧形条,所述弧形条贴合在第二杯柄的表面上,所述第一杯柄上设有螺孔,所述凸块的一端穿过螺孔通过紧固螺母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件包括凸块和固定在凸块上的弧形条,凸轮的一端穿过第二杯柄上的螺孔通过紧固螺母锁定,由于在凸块上固定有弧形条,当第二手柄正常使用状态或者处于翻折后的状态下,弧形条均压在其表面,从而实现固定,而且压条采用弧形,可实现微调后就能对其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水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水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10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