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铆压的吸油滤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1350.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康淞宣;许仲秋;刘光明;佘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9/06 | 分类号: | F16N39/06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陈纪文 |
地址: | 421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铆压 滤网 结构 | ||
一种免铆压的吸油滤网结构,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其包括滤网、滤网壳以及设置在机油泵泵体油道中用于安装滤网壳的卡槽,所述滤网安装于滤网壳的前端,所述滤网壳包括壳体以及环形设置在壳体前端外沿的翻边,所述翻边朝滤网壳的后端并往外倾斜延伸,所述卡槽的内壁上环形设置有用于卡入翻边的锁止槽,所述锁止槽槽底部呈倾斜状并与翻边的外壁面相匹配,所述锁止槽的后端设有用于抵住翻边后端的第一台阶面,所述卡槽的前端设有用于抵住滤网的第二台阶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滤网壳卡入卡槽内壁的锁止槽中来直接达到紧固配合的作用,从而省去铆压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免铆压的吸油滤网结构。
背景技术
机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果不经过滤,直接进入运动机件,会增加零件的磨损,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机油泵上需要设计吸油滤网。
吸油滤网的整体结构通常包括滤网以及滤网壳,为了降低滑脱的风险,现有的吸油滤网在安装时通常是先将其卡放在机油泵泵体油道的卡槽上,然后对滤网壳边沿进行铆压,使整个吸油滤网压进卡槽中,该方法由于需要使用铆压工序,仅这一道工序就需要对工件进行定位装夹、上铆压机铆压等一系列操作,加大生产难度和生产周期,甚至容易发生铆压工序伤及工件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免铆压的吸油滤网结构,通过使滤网壳卡入卡槽内壁的锁止槽中来直接达到紧固配合的作用,从而省去铆压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铆压的吸油滤网结构,包括滤网、滤网壳以及设置在机油泵泵体油道中用于安装滤网壳的卡槽,所述滤网安装于滤网壳的前端,所述滤网壳包括壳体以及环形设置在壳体前端外沿的翻边,所述翻边朝滤网壳的后端并往外倾斜延伸,所述卡槽的内壁上环形设置有用于卡入翻边的锁止槽,所述锁止槽槽底部呈倾斜状并与翻边的外壁面相匹配,所述锁止槽的后端设有用于抵住翻边后端的第一台阶面,所述卡槽的前端设有用于抵住滤网的第二台阶面。
优选地,所述锁止槽位于卡槽内壁面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的边沿环形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的后端面与滤网壳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包边的前端面可抵住第二台阶面。
优选地,所述滤网为圆形滤网。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圆盖形壳体且其后端面开设有用于供机油通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将该吸油滤网安装到机油泵泵体油道的卡槽中时,只需先将其前端卡入卡槽中,然后对滤网壳的后端稍微施加压紧力便可使滤网壳往卡槽前端进一步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滤网壳的翻边受到卡槽内壁面的约束从而产生弹性形变,即往内收紧,待到滤网抵住卡槽前端,即完全将吸油滤网推进卡槽时,滤网壳的翻边则刚好到达锁止槽的位置,锁止槽提供的空间可供翻边的形变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往外扩涨从而卡入锁止槽中,同时刚好使翻边的后端抵住锁止槽后端的第一台阶面,该第一台阶面限制了滤网壳往后移动,配合第二台阶面的限制作用,从而快速达到使吸油滤网与卡槽紧固配合的效果,省去了铆压工序,进而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K-K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滤网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机油泵壳体主油道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滤网 2——滤网壳 2a——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1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