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内衬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2516.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欢欢;孙延东;付长帅;翁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创关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操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臼内衬操作装置,其包括操作杆、吸盘组件以及限位组件,设置于操作杆之第一端的吸盘组件用于吸附髋臼内衬的内壁,限位组件则用于限制所述髋臼内衬朝向操作杆之第二端的自由度。如此配置,通过吸盘组件吸附髋臼内衬的内壁,不会对髋臼内衬的内壁造成刮伤损坏,而限位组件的设置,则限制了髋臼内衬朝向第二端方向的自由度,避免单纯使用吸盘组件吸附髋臼内衬时,髋臼内衬容易摇晃而不易定位的问题。由此能够实现利用工具方便可靠地吸附和操作髋臼内衬,能够帮助手术人员在术中准确快速的安装髋臼内衬,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对髋臼内衬表面产生破坏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髋臼内衬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髋关节手术中,髋臼内衬的放置通常采用徒手放置,操作不便,对髋臼内衬容易产生破坏的风险,其次不易控制髋臼内衬的方向,在将髋臼内衬击打入髋臼杯时,容易产生倾斜和安装不到位的风险。由于髋臼内衬特殊的形状,对其进行吸附和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若通过撑开工具对其内侧面进行撑开而对其吸附进行操作,则容易对髋臼内衬的内侧面产生磨损,操作上也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髋臼内衬难以吸附和操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髋臼内衬操作装置,其包括:
操作杆,沿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吸盘组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第一端,用于吸附髋臼内衬的内壁;以及
限位组件,沿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用于至少限制所述髋臼内衬朝向所述第二端方向的自由度。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盘或多个限位爪,所述限位盘或多个限位爪用以抵靠所述髋臼内衬的端面,以用于至少限制所述髋臼内衬朝向所述第二端方向的自由度。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三个所述限位爪,三个所述限位爪沿所述操作杆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压杆单元,所述压杆单元包括棘爪,所述操作杆包括棘齿,所述棘爪与所述棘齿相配合,用以限制所述限位组件朝向所述第二端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压杆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棘爪连接的弹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棘爪与所述棘齿处于相配合的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压杆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棘爪连接的压杆,所述压杆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棘爪解除与所述棘齿的配合关系。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压杆单元,两个所述压杆单元的棘爪相对设置于所述操作杆沿径向的两侧。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操作杆包括多个棘齿,每个所述棘齿沿所述操作杆的周向环绕设置,多个所述棘齿沿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操作杆、所述吸盘组件以及所述限位组件相互之间为可拆卸装配。
可选的,在所述髋臼内衬操作装置中,所述操作杆的第二端设有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创关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创关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2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