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3287.3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9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青;徐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森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45 | 分类号: | H05B45/3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器,其包括:外部触发接受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电压切换电路模块、多通道基准电压模块、模拟开关模块、恒流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或门电路模块;一个外部信号依次经过外部触发接受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一个第一内部信号依次经过单片机控制模块、电压切换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一个第二内部信号依次经过单片机控制模块、多通道基准电压模块、模拟开关模块、恒流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一个第三内部信号依次经过或门电路模块、模拟开关模块、恒流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可以满足频闪200hz、光源点亮时间500us下,光源亮度是常亮的三倍的使用需求,保证了正常的飞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高频闪、常亮恒流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多通道高频闪控制器目前主要用于AOI环光源上面,可以实现多通道光源同时调光,常亮恒流,最大频闪周期可达200hz,同时具备自动检测光源频闪点亮时间,当光源一个周期内点亮时间小于500uS时,亮度是常亮的三倍以上。然而,目前现有的频闪控制器存在如下问题:1、不具备常亮恒流功能;2、频闪周期无法达到100HZ以上;3、通道数最多只有四通道不能满足AOI光源的使用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器,其包括:外部触发接受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电压切换电路模块、多通道基准电压模块、模拟开关模块、恒流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或门电路模块;
一个外部信号依次经过所述外部触发接受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
一个第一内部信号依次经过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电压切换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
一个第二内部信号依次经过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多通道基准电压模块、模拟开关模块、恒流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
一个第三内部信号依次经过或门电路模块、模拟开关模块、恒流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改进,所述外部触发接受模块包括:外部触发接受芯片以及所述外部触发接受芯片的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外部触发接受芯片引脚上的多个并联设置的电阻、连接于所述外部触发接受芯片一个引脚上的并联设置的电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改进,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STC8A8K64S4A12的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改进,所述电压切换电路模块包括:两路并联设置的电压切换线路,其中一个线路中,一个电压信号依次经过电阻、三极管、电阻、MOS管到达LED,另一个线路中,一个电压信号依次经过电阻、三极管、三极管、电阻、MOS管到达LE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改进,所述多通道基准电压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三个型号为TLC5620的DAC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改进,所述模拟开关模块包括:驱动芯片以及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上的外围电路,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SN74LVC1G66,所述外围电路包括:并联设置且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的一个引脚上的两个电容、连接于其中一个电容和另一个引脚之间的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改进,所述恒流电路模块包括:驱动芯片以及所述驱动芯片的外围电路,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LMV722,所述外围电路包括:并联设置且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的一个引脚上的两个电容、经一个电阻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的另一个引脚上的三极管、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的另一个引脚上的电阻、并联设置且连接至所述驱动芯片的一个引脚上的两个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改进,所述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大功率三极管、连接自所述大功率三极管发射极的两个并联设置的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森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森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3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