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肺病科用防护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4745.5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3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燕;唐瑞;董月梅;潘堃;廖连梅;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燕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A62B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肺病 防护 面罩 | ||
一种肺病科用防护面罩,包括用于与使用者面部压紧的面罩本体、进气筒、第一密封盖、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面罩本体上设有护目镜和口鼻罩;进气筒连接口鼻罩,进气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进气筒内沿着第一开口朝向其底面并排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之间分别填充纳米银颗粒、第一活性炭颗粒和第二活性炭颗粒;第一密封盖可拆卸设置在进气筒上,第一密封盖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连接面罩本体;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方便使用,能对空气进行有效过滤以避免医护人员感染肺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肺病科用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肺病多指肺结核;肺病主要表现出低热、咳嗽、咳痰等为主的一系列症状;肺病是易感染的疾病;肺病科的空气中具有很多细菌,而肺病的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接触肺病病人,若医护人员得不到很好的防护,从而会增加医护人员感染肺病的几率;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需要佩戴防护面具;但是现有的防护面具结构简单,往往不能很好的对空气中的病菌等进行灭杀,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肺病的效果,而且现有的防护面具在医护人员佩戴过程中空气流通不畅,大大增加使用者佩戴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肺病科用防护面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面罩能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病菌等进行灭杀过滤,且使用方便;另外,在防护面罩内通过扇叶吹风形成气流以提高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肺病科用防护面罩,包括用于与使用者面部压紧的面罩本体、进气筒、第一密封盖、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面罩本体上设有护目镜和口鼻罩;其中,口鼻罩上设有进气孔;
进气筒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且进气筒的一端螺纹旋入进气孔内,进气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进气筒内沿着第一开口朝向其底面并排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其中,第四过滤网压紧进气筒的底面;
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进气筒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纳米银颗粒的第一存放仓;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进气筒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第一活性炭颗粒的第二存放仓;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和进气筒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第二活性炭颗粒的第三存放仓;
第一密封盖可拆卸设置在进气筒上,第一密封盖上设有第一通孔;其中,第一通孔与进气筒内部连通;
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连接面罩本体;第二连接带的一端连接面罩本体,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
优选的,面罩本体与人体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医用塑胶层。
优选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第一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不小于第二活性炭颗粒的直径。
优选的,包括排气筒、第二密封盖、扇叶和驱动装置;其中,口鼻罩上设有排气孔;
排气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开口,排气筒的一端第二开口内螺纹旋入第二密封盖,且排气筒的一端螺纹旋入排气孔内;排气筒的另一端第二开口处可拆卸设置第三密封盖;其中,第三密封盖上设有排风孔;
第二密封盖上设有进风孔,第二密封盖位于排气筒的端面上设置安装筒;
安装筒内设有隔板;隔板用于将安装筒内部分为电源仓和安装仓;其中,电源仓内设有电池;
安装仓在安装筒朝向第三密封盖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燕,未经郑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4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分离装置
- 下一篇:用于压缩式垃圾车的挡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