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气垫式下肢减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5598.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谭进成;黄波;邓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气垫 下肢 减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科用气垫式下肢减压垫,包括垫高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垫高组件包括支架、放气结构和支撑气垫;支撑气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气垫均通过连接管与充气泵连接,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用户可通过定时报警结构设置报警时间,当到达报警时间后定时报警结构会自动报警提醒用户更换支撑气垫,用户通过放气结构将含有空气的支撑气垫内部的空气放出,并打开电磁阀和充气泵向不含空气的支撑气垫内部充入空气,使两个支撑气垫交替对患者腿部进行支撑,由于两个支撑气垫的位置不同,使两个支撑气垫对患者腿部支撑的位置不同,从而避免了传统支撑方式中患者腿部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容易形成压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气垫式下肢减压垫。
背景技术
在骨科治疗过程中,因下肢骨折患者需抬高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患者下肢坏死,下肢骨折患者需要采用下肢骨折垫或枕头抬高患肢,以加速患者断肢的血液循环。
传统下肢垫只有抬高下肢的作用,而不能保持部分骨折患者需保持解剖位及防压力性损伤的功能,病人的腿长期同一个部位垫高,使该部位长时间受压,长时间之后会形成压疮,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用气垫式下肢减压垫,旨在解决传统下肢垫只有抬高下肢的作用,而不能保持部分骨折患者需保持解剖位及防压力性损伤的功能,病人的腿长期同一个部位垫高,使该部位长时间受压,长时间之后会形成压疮,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科用气垫式下肢减压垫,包括垫高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垫高组件包括支架、放气结构和支撑气垫,所述支撑气垫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内腔底部,所述放气结构贯穿所述支撑气垫,并与所述支撑气垫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定时报警结构、充气泵、连接管和电磁阀,所述定时报警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垫高组件上,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与所述充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贯穿所述支撑气垫并与所述支撑气垫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
优选的,所述放气结构包括放气阀和放气管,所述放气阀贯穿所述支撑气垫,并与所述支撑气垫固定连接,所述放气管与所述放气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垫高组件还包括底舱和侧气垫,所述底舱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底舱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侧气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内腔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底舱的其中一端开设有所述通气孔,所述底舱的内腔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U状,所述支架的内腔宽度不低于二十五公分,所述支架的长度不低于四十公分。
优选的,所述支撑气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气垫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排列,且两个所述支撑气垫之间留设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定时报警结构包括报警器、定时器、处理器和断路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定时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断路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舱设置的空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将定时状况传输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断路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断路器的打开和闭合。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断路器串联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呈Y状,所述连接管顶部的两个支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气垫内部相连通,且两个所述连接管的支管道上均设有一个所述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5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