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排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7570.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7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田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周建武 |
地址: | 21005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排废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定位本体(1),定位本体(1)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开有多个纵截面为三角形的排废通道(2),其中排废通道(2)的底面向下倾斜的一侧贯穿其所在的定位本体(1)竖直的表面,在排废通道(2)内开有贯穿定位本体(1)下表面与排废通道(2)底面的定位孔(3),定位孔(3)用于与切刀相配合,切刀切除的废料被切刀从定位孔(3)向上托起,并且沿排废通道(2)的斜面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本体上开设废通道,通过排废通道的斜面设计,便于废料滑下,使定位孔内没有废料堆集,避免需要经常停机检查定位孔是否被废料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排废装置,属于膜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的利用当前越发的广泛,尤其是在具有屏幕的电子产品领域,如手机、屏板电脑等,在膜的加工过程中,时常需要钻孔处理,其具体采用钻孔的刀具,在刀具的上方设置定位板,刀具相对定位板上下移动,在膜上切出所需的孔,当前为了对所切的孔进行定位,在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刀具可在定位孔内伸缩,刀具在膜上切出孔并在穿过孔后继续伸向孔内,将切除的废料从定位孔的顶部排出,由于定位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刀具上的废料往往不能被刀具向上推到定位孔的顶部,因此有许多的废料被留在定位孔内,影响后续的切孔处理,也正因为如此,时常需要在膜加工时停机检查定位孔内是否堆积过多的废料,造成膜加工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排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在膜上切出圆孔后,废料难以从定位孔内排出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定位排废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定位本体,定位本体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开有多个纵截面为三角形的排废通道,其中排废通道的底面向下倾斜的一侧贯穿其所在的定位本体竖直的表面,在排废通道内开有贯穿定位本体下表面与排废通道底面的定位孔,定位孔用于与切刀相配合,切刀切除的废料被切刀从定位孔向上托起,并且沿排废通道的斜面排出。本实用新型在定位本体上开设排废通道,由于排废通道为三角状,其下表面为斜面,废料在被切除后,可沿着排废通道的底面滑下,避免堆积在定位孔内,减少使用中停机检查的次数,提高膜切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排废通道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中20°≤α≤60°。本实用新新型中排废通道底面的角度过大,会影响定位孔的深度,角度过小,不利于废料滑落,本实用新型的角度最适合废料的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单元和第二定位孔单元,第一定位孔单元的顶部与第二定位孔单元的底部相通,并且第一定位孔单元与第二定位孔单元的中心线重合,第二定位孔单元呈下端小上端大的喇叭状,第一定位孔顶端与第二定位孔底端圆滑过度。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定位孔用于与刀具相配合切出适宜大小的圆孔,第二定位孔由于上端大下端小,在刀具开始缩回的瞬间,废料不会留在第二定位孔内,更加有利于废料的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定位孔单元的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其中0°≤β≤10°。本实用新型中β角度过大,废料在刀具缩回过程中会掉落至第二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限定的角度范围,废料可顺利的从刀具上滑到排废通道内并从排废通道滑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个排废通道间的距离相等,定位孔的中心线与排废通道相互平行的两个竖直表面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方便加工过程中定位本体的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本体上开设废通道,通过排废通道的斜面设计,便于废料滑下,使定位孔内没有废料堆集,避免需要经常停机检查定位孔是否被废料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7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