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7783.6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王胜忠;黄炯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莫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框架 核心 后置 钢结构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包括核心筒后置钢结构、钢筋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包括核心筒钢板、钢箍板、加劲肋板和抗剪钢板,钢筋结构包括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和梁箍筋;钢筋结构固定在钢支座上并植筋于原梁中以及穿过核心筒钢板的钢板孔而植筋于原框架柱的植筋孔中;按照截面加大梁的设计尺寸将钢筋结构通过混凝土埋藏以形成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很好的为截面加大梁提供可靠的支座,又很好的解决梁柱节点域锚固及抗震延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是城市综合体建筑升级改造加固中而产生一种新的节点设计,这种节点能够很好的将新旧结构构件连接一个比较合理的受力和抗震节点处理技术。特别是框架混凝土结构采用截面加大钢筋混凝土梁或新浇筑梁与原框架柱连接节点处理,以往这种梁柱节点是通过新梁端部钢筋植筋于原框架混凝土柱,当截面加大梁或新梁配置少量钢筋是可以的,但当梁配置钢筋较多密集时,在框架柱中植筋孔洞较多,对柱会产生不同程度损伤,达不到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传统的另一种解决方式是新增钢筋混凝土柱帽,以向外拓宽延长钢筋的锚固长度,以增强节点的抗震性能,但后置浇筑混凝土很难达到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节点区域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其包括核心筒后置钢结构、钢筋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所述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包括核心筒钢板、钢箍板、加劲肋板和抗剪钢板,核心筒钢板围蔽于原框架柱表面,该围蔽位置位于原梁下方的新梁柱节点处,通过上下布置的钢箍板将核心筒钢板箍固在原框架柱上,核心筒钢板与原框架柱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压力注胶并固化,抗剪钢板固定在核心筒钢板的内壁并嵌入原框架柱表面的抗剪槽中,加劲肋板固定在核心筒钢板的外壁,并且钢箍板和加劲肋板固定组成钢支座;钢筋结构固定在钢支座上并植筋于原梁中以及穿过核心筒钢板的钢板孔而植筋于原框架柱的植筋孔中;按照截面加大梁的设计尺寸将钢筋结构通过混凝土埋藏以形成混凝土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剪钢板和加劲肋板以焊缝质量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焊接方式固定在核心筒钢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围蔽于原框架柱表面的所述核心筒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组合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三面在先焊接的所述核心筒钢板和一面现场焊接的所述核心筒钢板组合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筋结构包括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和梁箍筋,梁下钢筋由一排的中间钢筋和位于中间钢筋两侧的梁角筋组成,中间钢筋与钢支座焊接固定,梁角筋植筋于原框架柱的植筋孔中,梁腰筋和梁上钢筋植筋于原梁的植筋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所述抗剪钢板环绕着围蔽于原框架柱四周的核心筒钢板内壁设置,与环绕着原框架柱四周的若干所述抗剪槽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很好的为截面加大梁提供可靠的支座,又很好的解决梁柱节点域锚固及抗震延性的问题。
2)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由核心筒钢板、钢箍板、加劲肋板和抗剪钢板组成能够提供可靠的钢支撑结构,钢筋结构由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和梁箍筋组成,钢筋结构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成为共同的协同受力整体,位截面加大梁提供可靠的支座。
3)加固方法采用干作业施工和在工厂预制构件的方案实现现代化装配式施工,对梁柱节点区域的植筋量少,有效地减少对原结构组织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7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