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的尾部夹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8412.X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泰;孔优;韩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7;H01R13/5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尾部 夹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的尾部夹紧结构,包括尾夹体及锁紧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尾夹体上法兰盘上对称设置的卡扣与连接器的尾部连接,将线缆穿过尾夹体上法兰盘的内孔及数个卡爪之间,通过锁紧圈束紧卡爪将连接器尾部的线缆与连接器固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线缆与连接器尾部固定的目的,阻滞了线缆相对于连接器的窜动及摆动,保证了线缆与连接器端子之间的可靠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用于固定电连接器尾部的电缆,尤其是一种线缆的尾部夹紧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类连接器需要连接线缆,尤其是用于高压大电流的连接器,线缆与连接器尾端连接的牢度及可靠性,决定了连接器的工作性能,在实际应用中,线缆受外力的干扰不可避免,该外力往往通过线缆传递至连接器的端子,导致线缆与连接器端子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轻者,导致接触不良,重者导致打火、烧毁电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线缆的尾部夹紧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尾夹体上法兰盘上对称设置的卡扣与连接器的尾部连接,将线缆穿过尾夹体上法兰盘的内孔及数个卡爪之间,通过锁紧圈束紧卡爪将连接器尾部的线缆与连接器固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线缆与连接器尾部固定的目的,阻滞了线缆相对于连接器的窜动及摆动,保证了线缆与连接器端子之间的可靠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缆的尾部夹紧结构,其特点包括尾夹体及锁紧圈,所述尾夹体由法兰盘、卡爪及卡扣构成,其法兰盘呈圆环状,卡扣对称设于法兰盘圆环状的两外侧,卡爪为数个,卡爪围绕法兰盘圆环状的内孔均布设置;所述卡爪的端头设有外倒角及内倒角,卡爪的外侧设有卡勾及凹槽;
所述锁紧圈为环状,其内径上设有锥面;
所述锁紧圈套装在尾夹体的卡爪上,锁紧圈的内径越过卡爪的卡勾与凹槽触及。
所述卡扣与法兰盘的两外侧呈弹性连接。
所述卡爪的内侧设有锥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尾夹体上法兰盘上对称设置的卡扣与连接器的尾部连接,将线缆穿过尾夹体上法兰盘的内孔及数个卡爪之间,通过锁紧圈束紧卡爪将连接器尾部的线缆与连接器固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线缆与连接器尾部固定的目的,阻滞了线缆相对于连接器的窜动及摆动,保证了线缆与连接器端子之间的可靠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将尾夹体的法兰盘推向电源连接器的尾部的线缆孔内,并使尾夹体上法兰盘两外侧的卡扣与电源连接器尾部的卡扣座卡接,最后,用锁紧圈将数个卡爪收拢,该结构有效改善了现有技术由于尾夹体卡扣老化从而导致尾部夹紧机构失效的现象,确保尾夹体对的连接器尾部线缆的固定,阻滞了线缆相对于连接器的窜动及摆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尾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尾夹体1及锁紧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8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