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髋臼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0092.7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樊玉和;周广益;张桂堂;王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34 | 分类号: | A61F2/34;A61F2/30;A61L27/50;A61L27/18;A61L27/10;A61L27/06;A61L27/16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髋臼,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壳层、中间层和内衬层,所述中间层的外表面与外壳层的内表面粘接,所述中间层的内表面与内衬层的外表面粘接,所述外壳层的外表面分布有微孔,外壳层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所述中间层为多孔网状结构,内衬层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内衬层上沿其半圆球形面对称设有四个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中的人工髋臼为多层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韧性高且抗弯强度大,可以存储润滑液进一步减少关节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人工关节假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髋臼。
背景技术
人体的骨盆和大腿经髋关节连接,髋关节一旦受损,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不便。每年大量中老年人因关节的软骨表面磨损或撕裂而髋关节疼痛且行动不便,医生开始用塑料臼和金属球为病人替换损伤的髋关节。人工髋关节置换被公认为一种理想方法,目前该手术在国内外已普遍开展。
人工髋关节假体在使用中会出现因假体磨损、无菌性松动、脱位等并发症,且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因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该问题日益突出,对置换材料和技术进行升级成为当务之急,而设计一种合适的关节置换假体也是一个减少假体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人工髋关节假体包括支承壳和支承球,支承壳即人工髋臼,它直接影响人工髋关节的各项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人工髋臼,其结构更加稳固、润滑和摩擦性能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髋臼,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壳层、中间层和内衬层,所述中间层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层的内表面粘接,所述中间层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衬层的外表面粘接,所述外壳层的外表面分布有微孔,所述外壳层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所述中间层为多孔网状结构,所述内衬层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内衬层沿其半圆球形面对称设有4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人工髋臼的下端面所在平面之间成14°角,所述内衬层沿其半圆球形面对称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人工髋臼的下端面所在平面成41°角;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所述内衬层的顶部中心设有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人工髋臼的下端面所在平面垂直,且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轴线通过所述内衬层的下端面所在圆环的圆心。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层的外表面上所述微孔的直径为0.01-0.03mm。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层内表面分布有深度为0.1-0.4mm的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0.06-0.2mm。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长度是短轴长度的1.1-1.5倍。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层的材料为聚醚醚酮、三氧化二铝陶瓷、钛合金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的材料为聚氨酯水凝胶。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层的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0.2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工髋臼为多层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韧性高且抗弯强度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有一定的溶胀性,可以吸收大量的组织液作为关节润滑液,且内表面分布均匀的微小凹孔,可以存储润滑液来进一步减少人工髋关节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外壳层表面微孔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0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