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0189.8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4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辜开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晨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4;B01D29/94;F28D1/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处理 再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组件、过滤组件和压滤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处理箱、排水管和第二隔板,通过设置输送滤管、锥形滤管和螺旋输送叶,并在输送滤管和锥形滤管表面开设滤孔,滤孔可以对的输送滤管内腔的污水进行过滤,螺旋输送叶可以过滤出的杂质进行输送挤压,从而对的杂质进行收集,以投放至沼气池内进行沼气反应的原料,同时通过设置换热管,可以在换热管的内腔排入生活用冷水,进而通过换热管与污水进行换热,对换热管内腔的冷水进行加热,从而再次利用的污水的热量,避免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对过滤的杂质和污水中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 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对过滤的杂质和污水中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对过滤的杂质和污水中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组件、过滤组件和压滤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处理箱、换热管、第一隔板、注水管、排水管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内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处理箱内腔上侧壁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内腔,所述注水管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左侧,所述换热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注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右侧,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换热管远离所述注水管的一端管口固定连接;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输送滤管、污水管、电机、螺旋输送叶、连接杆和第一连通管,所述输送滤管与所述处理箱和所述第二隔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左侧,所述污水管与所述处理箱和输送滤管固定连接,且贯穿所述处理箱的上侧壁延伸至所述输送滤管的内腔,所述螺旋输送叶与所述输送滤管转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输送滤管的内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输送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左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处理箱和所述输送滤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处理箱内腔上侧壁和所述输送滤管之间,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输送滤管的底端;
所述压滤组件包括锥形滤管、排污管、第二连通管和滤孔,所述滤孔与所述输送滤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所述排污管与所述锥形滤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锥形滤管远离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所述排污管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锥形滤管的底端,所述滤孔均匀度等间距开设于所述输送滤管和锥形滤管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切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底端四角。
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与所述处理箱和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与所述处理箱下侧壁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换热管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套设于所述处理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阀门和反冲洗管,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固定连接,且串联于所述第一连通管上,所述反冲洗管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输送滤管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晨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晨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0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落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