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触礁无人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1835.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1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顾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43/18;B63H21/1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杨阳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礁 无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触礁无人艇,包含有艇体、设置在所述艇体尾端的螺旋桨驱动组件和设置在所述艇体头端的防触碰组件;所述螺旋桨驱动组件包含有设置在艇体尾端内部的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艇体尾端外部的螺旋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尾端;所述防触碰组件包含有设置在所述艇体头端的防触碰板、设置在所述防触碰板上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尾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按钮处于同一直线。通过在防触碰组件中的防触碰板避免无人艇直接与暗礁发生接触,利用控制杆直接对驱动电机进行手动关闭,切断无人艇的驱动力,达到避免无人艇发生触礁、保证无人艇使用安全和延长无人艇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防巡逻领域,具体涉及防触礁无人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远程控制等技术的成熟,加上无人操控技术的发展也走向多元化,无人作战平台在军用领域也愈发崭露头角。
海防所采用的无人作战平台一般为无人艇,无人艇可用于对海域进行巡逻,但是在无人艇的应用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信号干扰,使得无人艇在智能控制下会出现信号的延迟。此种情况下一单发生触礁容易卡在触礁缝内,甚至由于速度过快导致无人艇的损坏。当信号重新稳定后,此时无人艇处于触礁缝内,使得无人艇无法正常使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防触礁无人艇,以达到避免无人艇发生触礁、保证无人艇使用安全和延长无人艇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触礁无人艇,包含有艇体、设置在所述艇体尾端的螺旋桨驱动组件和设置在所述艇体头端的防触碰组件;
所述螺旋桨驱动组件包含有设置在艇体尾端内部的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艇体尾端外部的螺旋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尾端;
所述防触碰组件包含有设置在所述艇体头端的防触碰板、设置在所述防触碰板上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尾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按钮处于同一直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触碰组件中的防触碰板避免无人艇直接与暗礁发生接触,利用控制杆直接对驱动电机进行手动关闭,切断无人艇的驱动力,达到避免无人艇发生触礁、保证无人艇使用安全和延长无人艇使用寿命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触碰板呈圆弧形,且防触碰板相对于艇体呈凸弧,所述防触碰板与艇体的之间设有缓冲弹簧。利用缓冲弹簧减缓发生触礁情况下无人艇前进的速度,也便于在无人艇切断驱动力使产生反作用使无人艇远离触礁。
作为优选的,所述艇体的侧壁上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设有密封舱,所述密封舱的头端设有供电动推杆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处设有密封圈。利用设置在无人艇两侧的电动推杆便于将无人艇远离触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触碰组件中的防触碰板避免无人艇直接与暗礁发生接触,利用控制杆直接对驱动电机进行手动关闭,切断无人艇的驱动力,达到避免无人艇发生触礁、保证无人艇使用安全和延长无人艇使用寿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弹簧减缓发生触礁情况下无人艇前进的速度,也便于在无人艇切断驱动力使产生反作用使无人艇远离触礁。
3.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无人艇两侧的电动推杆便于将无人艇远离触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1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