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1982.X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5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田添闲;邹翠华;周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平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氧水 紫外线 多相催化 纳米 气泡 臭氧 氧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装置,包括若干个由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装置、纳米起泡发生器和紫外线催化氧化器组成的装置单元,所述的装置单元为三个以上并联,所述的紫外线催化氧化器为两个以上的紫外线催化氧化器串联组并联而成,所述的紫外线催化氧化器串联组为三个以上串联。本实用新型的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装置,通过组合催化氧化的原理,将最后残留的酚氰等高分子有机物进行再度分解,实现废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和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涉及一种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环保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我国现阶段对于污染排放控制的要求和标准已越来越高。焦化废水中含有有毒/难降解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 被世界公认为目前最难治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过去的十年间,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大部分采用A/O或者A2/O等厌氧/好氧处理方法。
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对于焦化废水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随着废水排放标准的提升,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关于水污染排放的控制要求。传统生化反应后的焦化废水出水COD在100~150mg/L左右,且均为难降解物,要实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限制区域的直排标准COD≤40mg/L,必须进行有效的深度处理,因而急需开发新的深度处理技术。
焦化废水经传统生化处理后,水中存留的污染物均为难降解高分子污染物,氧化电位高,常规的生化技术难以去除。
因此,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或处理装置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装置,在前处理的基础上,促进焦化废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配合后处理,使得最终出水能满足国家对炼焦行业废水排放最新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装置,包括若干个由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装置、纳米起泡发生器和紫外线催化氧化器组成的装置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置单元为3个以上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的紫外线催化氧化器为两个以上的紫外线催化氧化器串联组并联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紫外线催化氧化器串联组为3个以上串联,优选5~7个。
在上述装置进行的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工艺为:前处理所得废水通过纳米气泡发生器抽吸,并配入3~4倍处理量的回流水,再通过臭氧发生装置通入臭氧,臭氧在纳米气泡发生器内被切割成细小粒状的臭氧纳米粒,充分混合溶解于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焦化废水中,再进入到紫外线催化氧化器中,废水中混合的双氧水、纳米气泡状臭氧及紫外光相互作用催化氧化废水中的难降解物,双氧水和臭氧都是强氧化物,配合紫外光的催化作用,使得臭氧更容易形成OH·/O·自由基,加快氧化进程,增强氧化能力,使得水体中的难降解的酚氰类高分子有机物得以有效氧化分解,实现废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和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双氧水/紫外线多相催化纳米气泡臭氧氧化装置,通过组合催化氧化的原理,将最后残留的酚氰等高分子有机物进行再度分解,实现废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和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平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平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1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